第66章 十县屠九县 (第1/3页)
这语气中不夹杂任何一点感情的话语。
让跪伏于地的孙传庭顿时感觉自己好像跪在了烧红的铁板上。
如果仅凭对国利好的角度出发,陕西境内的宗室确实是该处理一下......
毕竟前些日子他游历陕西时。
曾亲眼看到当时秦王府的一个妃子出游,身后所跟的随从便有百人之多。
这些随从各个衣着绮罗,一身衣服便是穷苦百姓种地半年都买不来的。
这还只是仆从而已......
可是......皇家宗室的问题,是他一个小小的辞官进士所能妄加评议的吗?!
孙传庭一时间不清楚皇帝问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从心里,他是想回答“该杀”的。
但此举在三纲五常的基调下,实在显的太过惊世骇俗。
就在孙传庭口干舌燥不能言之时,他又听到耳边传来声音。
“这个问题是朕问的,所以不管你说了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于你,不必惊慌。”
听闻此语,孙传庭心思飞转,大致明白了这是皇帝对他的一次考验。
宗室与民生,孰重?
皇帝的话让孙传庭不由自主的热血上涌。
同时孙传庭也大抵猜测出了,为何皇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仅就这份直白的担当而言,做臣子的但凡有点心气,又怎么可能不为皇帝效死?
孙传庭深吸一大口气,控制住心态后高声回答道:
“回禀陛下,若是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陕西境内的那些宗室确实......皆该杀之!”
孙传庭本想委婉点回答,但皇帝的问题是宗室该不该杀。
这个时候他若是再去逃避什么,恐怕会让自己的印象在皇帝心中大打折扣。
孙传庭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因为对于他来说。
这不光是一个救陕西救大明的重要机遇,更是他孙传庭本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所以,面对着皇帝,他说出了这种对皇权大不敬的言语。
因为他明白,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会因为臣子一句为了国家利好的言语,就怪罪于身。
听着孙传庭的回答,朱由检慢慢点了点头。
对于朱由检来说。
民众可以从宏观推动帝国前进,而宗室只能在微观不断拖拽帝国前进的脚步。
所以若是他选择的官员,从思想的根源上有问题,那即使行政能力再强也无所意义了。
态度错了,能力越大越反动。
孙传庭的思想,让他很满意。
什么皇权不皇权的,对于朱由检来说根本不重要。
一心为了帝国前进的领袖,愿意为了帝国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