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鄂尔多斯要下雨,蒙古别为我哭泣 (第1/3页)
集中什么?
什么集中?!
把谁集中?
一天不是只有十二个时辰吗?怎么种十一个时辰的地?!
哦,原来陛下说的是异族啊。
那没事了。
听着陛下的解释。
孙传庭也是懵逼了好大一会儿方才反应过来。
没办法。
这种方式在这个年头还是有些太过超前了。
孙传庭知道犁庭扫穴,甚至于史书上曾记载的某些边境地区会卖“番肉”,他也听说过。
但这种把异族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利用的办法。
他确实还是第一次接触。
这太高效了!也太符合现如今陕西的需求了。
而等陛下为其彻底解释完,如何详细实施和其中的一些细节后。
孙传庭也是又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种点子呢?!
陛下说的对啊!
把那些异族拉到延安府来种地,那延安府的百姓就不用劳作了。
每天待在家里等着扛过这个冬天就行了。
这样一来就能省下很多口粮。
毕竟动的越少吃的就越少。
而且此消彼长之下。
百姓的粮食需求减少了,来年延安府所能收获的粮食却又变多了。
一天耕种十一个时辰,多少地都能给它种秃噜皮了。
延安府灾情确实严重。
但终究还是能长出来庄稼的,无非就是收成问题罢了。
至于那些异族的粮食消耗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大明朝的地都送你给你免费种了,你总不能还想着吃饭吧?
什么好事都让你们享受完了?!
孙传庭不禁越想越激动。
只恨不得现在就能立即飞到草原,把那些异族全给抓回来。
心中波澜是起了又起。
离开圣驾后。
独自来到自己马车中的孙传庭也是不断在心中畅想这个伟大的计划,久久不能停歇。
这一万人该放到哪里种地,那一万人又该如何利用
嗯.利用这些优质的劳动力,都够疏通几条河渠了。
就这样足足畅想了一两个时辰。
孙传庭方才强迫自己缓缓睡去。
因为差不多明天就要到延绥军镇了。
所以必须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去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如何打赢异族,孙传庭还不知道。
但他全方面的相信陛下绝对可以办到此事。
与此同时。
延绥军镇之中。
杜文焕写了那封悔过信遣人送往圣驾。
但却如石沉大海一般,久久没能等来回应。
不光如此。
为了苟全性命。
他还特地忍辱负重的,主动向前几日扇自己耳光的小洪子示起好来。
虽说种种招数用下来,都未曾得到任何回应。
但杜文焕心中却反而越发镇定了。
因为站在他的角度来看。
自己派人前去私自迎接圣驾之为确实有些跋扈之嫌。
但皇上既然没有立即杀他,无非就是在凭着这些举动挫他的锐气。
而杜文焕之所以有这种底气。
便是因为他们这上下一干人等对延绥军镇、对陕西、对皇帝,甚至对大明朝,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延绥军镇只能靠他们来守。
皇帝镇压官吏的手段确实够狠,用红夷大炮伏杀杜思源等人的手段也确实够毒。
但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
放在真正的战场之上,这些只不过是再常用不过的手段罢了。
皇帝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吗?!
他见过骑兵冲击时,双方人马顿时血肉横飞的场面吗?!
以为把那些杀内部官员的手段拿出来,就可以同样的镇压异族?
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
皇帝他上过前线吗?!
没有!
所以仅凭皇帝带来的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守住草原诸部的冲击。
想到这里。
杜文焕便开始在心中不断祈祷,草原诸部赶紧再次入关劫掠,最好今天晚上就来。
这样。
方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他的价值。
而那时。
才是他真正吹响反击号角的时候。
杜文焕搓了搓手指,看向自己身前的一众亲信。
迎着杜文焕的目光,众人皆是神情郑重的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而随即。
杜文焕的目光又落在一旁服侍的奴兵身上,顿时心头便涌起一股无名怒火。
虽说现在这种时候他不可能再去随意杀人,但一顿拳打脚踢自然是少不了的。
屋内众人见状,也并未出言劝阻。
最近的气氛实在太压抑了,不发泄一下不行。
就在延安府内各方阵营都自觉稳中有进的时候。
河套蒙古地区。
鄂尔多斯部,也俨然是一副蒸蒸日上的好气象。
自从上次的一胎五怯薛的祥瑞诞生之后。
额璘臣近日来便一直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没办法。
对于部落来说,人口就是一切,再重要不过。
而人口大幅增长后如何去养活,则根本就不在额璘臣的思考范围内了。
没粮食?去大明抢不就行了?
没布帛?去大明抢不就行了?
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