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忽悠瘸了 (第1/3页)
虽然最开始时有些发懵,但皇太极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知道对方是想通过这种话题打断他的节奏,从而占据这次谈话的主导权。
皇太极心中警惕大起。
他非常清楚,这个时候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因为他与明朝皇帝见面的根本目的,是来探对方的底。
若是被对方给牵着鼻子走了,那还谈什么摸底?
所以面对着朱由检的话,皇太极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些没有用的废话了。”
“还是聊聊明朝前两日对我后金据点动手的事吧。”
“明朝此举,是想与我后金大规模开战不成?!”
说完。
皇太极眼神微眯,死死盯着朱由检的神情。
只要朱由检在接下来表现出哪怕任何一点不对劲,他都能立马察觉出来从而继续攻心。
然而让皇太极没想到的是。
朱由检没有回话,只是从眼神深处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失望。
这份恰到好处的失望显得是极为真诚。
当然。
这真诚是朱由检演出来的。
因为朱由检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骗住皇太极。
先抛出一个巨大的利益诱惑,却又不将其说明。
等到对方被勾起好奇之后,再将对方拖入自己提前设置好的陷阱。
也许过不了多久对方就能弄清楚这事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但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朝鲜已经有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果不其然。
朱由检的举动让皇太极陷入了深思。
原因无他。
如果说对方刚才的表现是叹了一口气,或者是做出其他什么再大幅些的动作。
皇太极都能立马察觉出对方是在演戏。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既然演戏,目的肯定是为了拖延时间,而他也不用再等到收集够情报后再动手了。
直接大军压境,先打过去再说。
但偏偏就是这种眼神深处的失望,让皇太极一时摸不着头脑。
因为明朝皇帝给他的感觉是:后金与大明之间真的能成为兄弟之国。
但却因为某些事情导致搁置,然后明朝皇帝对此非常惋惜。
“他到底是不是在演我?!!”
这是此刻的皇太极内心最想弄明白的问题。
直觉告诉他对方可能是在演戏,但此刻的现实却又在他耳边说对方在演戏不太可能。
因为阅人无数的皇太极能看出来,刚才对方眼中的失望是真情流露。
他不太相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把自身情绪控制到这般地步。
世人往往都以为皇帝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但皇太极知道。
除了少数人外。
大多数上位者其实都可以说是喜怒极形于色——因为他们平日根本不需要隐藏情绪。
朱由检没有答话,皇太极也没再继续追问,只是继续默默盯着对方。
就这样。
双方的会晤一时之间陷入沉默。
而位于两边的后金将领和明朝将领看着这一幕。
虽然还不知道自家陛下(大汗)究竟说了什么。
但却已是瞬间生出不同情绪。
毛文龙等人有些紧张,因为他们知道陛下与皇太极见面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现在双方突然陷入沉默,这是何情况?
难不成刚一见面谈判就陷入僵局了?还是说皇太极察觉到了什么?
若是这样的话,那下一步朝鲜又该怎么办?
毕竟仅凭大明现有的军事力量,可是守不住后金进攻的。
紧张之下,毛文龙等人又不禁生出几分焦急之意。
范文程及一众后金将领看着这一幕,则是心头生出喜意。
远远的看上去,明朝皇帝似乎是被自家大汗几句话就给问住了,不知如何回复。
范文程与左右后金将领对视一眼,心中立马做出判断:
明军果然是在虚张声势!
这样的话,他们直接发兵进军朝鲜,朝鲜便直接就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不过。
舞台正中心的皇太极此刻内心就没有众人这么多戏了。
他心中已经偏向于明朝皇帝不是在演戏。
所以他非常想搞清楚对方那句“兄弟之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可言。
若是利益足够的话,别说后金和明朝结为兄弟之国了。
就是让他皇太极管明朝皇帝叫爹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一切是在利益足够的前提下。
现在的情况是。
如果后金真能与明朝结成兄弟之国的话,那便意味着这极为符合后金方面的利益。
结盟往往就代表着两国将会开放互市。
互市,这一直是皇太极所追求的。
一旦互市,后金就可以不用再花高于市价数倍的银两去买各种物资。
这其中每年能省下的银两数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