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城管哪去了? (第2/3页)
做人可能和包包子也差不多——
肉馅得用三肥七瘦,过油不及。
没过几分钟,赵仪琳的电话突然挂断。
陈舟记得她最后磕磕巴巴的喊了句“老...唐院长!”
小师妹似乎也不大机灵的样子。
...
傍晚,陈舟开着小吃车再次来到老位置。
招牌上,
除了鲜肉包,还多了几行小字。
“自制腌黄瓜,接受预定,今日免费试吃。”
倒不是陈舟兑换了新的营销手法,而是这腌黄瓜,需三日达到口感最佳。
但推广效果不错。
毕竟免费的东西,人们很难拒绝。
而且左手选软的包子,右手冰凉脆爽的小咸菜,也极具吸引力。
好多顾客面对晶莹翠绿的免费腌黄瓜,都特别开心。
“呀!这小腌菜看着就干净。”
“谢谢老板啊。”
“我买了二两包子(二两面,实指六个),能不能多给我点?”
-“没问题。”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不久的腌黄瓜,还有股凉气。
不免有人选择边走边吃。
讲究点的吃货,会先咬一口包子,吸允里面油润的汤汁,用牙齿肆意挤压柔软的面皮。
然后,再来一口黄瓜,听听那几声脆响。
最后,一口包子,一口腌黄瓜。
冰爽与滚烫交融,口腔会最先发现触觉上的刺激。
接下来是油香与清香的碰撞。
多汁脆爽的黄瓜条则会持续发力,贡献酸、甜、咸、鲜。
半路上就开吃的结果呢?大概率就是抓紧返回刚才买包子的小摊。
“老板,我订一盒腌黄瓜吧,多少钱?”
“十二块钱一盒,后天来拿。这里栓了根笔,可以自己备注一下信息。”
“好的。”
【我不是吃货】,132########,1盒
陈舟通过好评积分,强化了自己包包子的技能,效率提高不少,所以今天一口气准备了六斤面的鲜肉包。
留出来单独售卖的小黄瓜,总共22盒。
以至于比包子早一步卖光。
不过,因为还要兼顾售卖腌黄瓜,拖慢了陈舟出餐的速度,林女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