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稀有食客情报 (第3/3页)
、七十的好评。
24小时全天候营业,并不现实。
还是得集中在晚上的时段,多卖出去一些包子。
看着(352.5/700)的积分,
那个由老婆独自贡献的小数点后一位,实在瞩目。
陈舟不禁暗自摇头。
如果就只从这个角度而言,林女士各方各面虽然都普普通通,但也是很独一无二的嘛。
他望向正在洗漱的林女士,说道:
“老婆,家里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电器?我看国补又出新政策了,厨房电器有补贴。”
林艺凡笑着道:“你可以再买个冰箱,一个根本就不够用。”
......家里的厨房,暂时可塞不下两台冰箱。
老婆竟然少见的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陈舟有点惊喜。
不过这倒是提醒他了。
家里虽然放不下,但可以在自己的小吃车上装一个便携的。
他现在也不往远处开,小吃车的电瓶,几乎是完全用来给其他设备供电的。
完全能负载一个小冰箱。
到时候,他可以把准备好的肉馅放进去,一边包一边卖。
又能提高点效率。
...
与此同时。
海滨市郊区某别墅。
余少春尝了两口家中保姆在几天前腌制的黄瓜,不禁面露难色。
“这古法腌黄瓜的味道也不行啊?”
他从桌上拿起一张纸再次核对起来。
纸上内容,誊抄自余少春前几日从一位朋友那里收来的青花盘子——
“取嫩胡瓜洗净阴干...入甕时铺姜蒜椒粒...点醇酒...浮麻油...三日味醇”
“我用的是:有机黄瓜...手工小磨香油...五粮液...
食材没错啊?也腌制了三天。还特意找了清早期的瓷瓶装的腌黄瓜。
难道说古时候的饮食也就那意思?”
余少春还是有点不甘心,他忽然想到,这袁枚致仕后,多在江南一带活动。
于是乎,恍然大悟:
“是酒不行!”
余少春看向自家酒柜中30年份的双沟大曲,又开始了下一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