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 章 乾隆一己之力得罪各朝各代文人墨客! (第2/3页)
总有人懂得朕的良苦用心!”
众人听后,一时竟无言以对。
……
此时天幕上画面再次转换。
【文字狱】
画面中一群文人墨客身带枷锁,遍体鳞伤。
“冤枉啊……冤枉啊!”
“我不过是写了几个字……何罪之有……何罪之有啊!”
每个人都满脸悲愤……他们不理解何时文字也成了罪状?
他们不过与好友相聚,酒过三巡,感慨世间不平,便在诗中写下“盛世之下,民生多艰,苛政猛于虎”的句子。
这本是他们酒后真情流露,抒发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可谁能想到,这番言语竟被有心人听到。
不久后,这群文人便被官府以“妄议朝政,心怀不轨”的罪名逮捕。
面对审讯,他们惊恐万分,不断解释自己只是有感而发,并无反意。
但官员们根本不听他的辩解,将他们所作之诗呈给乾隆。
乾隆大怒,认为他们此举是对他统治的公然挑衅,是对“盛世”的抹黑。
很快,判决下达,他们被处以斩首之刑,他的家人也受到牵连,家产被抄没,父母被流放边疆,妻子被迫改嫁。
这就是震惊了整个文人圈的“文字狱”大家纷纷噤若寒蝉,生怕因言获罪。
原本热闹的诗社、文会瞬间冷清,文人墨客们再也不敢随意抒发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写些歌功颂德的应景之作 。
曾经充满活力与思想碰撞的文化氛围,就这样被一场残酷的文字狱给彻底摧毁。
只见天幕上详细展现了乾隆时期文字狱的种种场景。
画面不停的切换着!
无数文人仅仅因为一两句话、几个字就被判定为大逆不道,全家遭殃。
有的文人只是在文章中用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词汇,却被曲解成有反清复明之意,被押上刑场斩首示众。
天幕下各个朝堂的大臣们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若是连文字都是罪……那么这华夏文明岂不是要断层了?
李白看完以后怒目圆睁,胡须都气得颤抖起来。
一把把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一步跨向前,手指着天幕中的乾隆影像,破口大骂。
“好你个乾隆,竟如此残害文人,禁锢思想!文字本是抒发情感、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之物,你却视如洪水猛兽,以莫须有之罪屠戮文人墨客,这与暴君何异!”
一旁的杜甫看着李白这模样眼睛直冒小星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