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当兄弟当仆人 (第1/3页)
夜幕降临,天已擦黑。
    徐闻躺在床板上,透过窗户仰望皎皎明月。
    穿越不过三日,便发了一笔财,徐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
    一千两银子的巨款,该怎么花呢?
    欠唐达的几百两先不急着还,还有半年期限。
    去经商?
    利用现代知识制造肥皂、玻璃等物品赚钱?
    大明立国不久,商人的地位处于历史最低点,只怕前脚经商,后脚就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而且下个月就是乡试,自己还得挑灯夜读,备考举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搞发明创造?
    不经商的话,这么多银子惹人眼热,只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徐闻思索良久,决定先投资,把银子花出去。
    古代投资什么硬通货稳赚不赔?
    土地!
    当地主!
    一大早,徐闻便带着岳家兄妹前往里长家。
    田地买卖,由永宁乡的里长负责管理。
    大明的行政划分,从中央朝廷往下,为省、府、州、县,县以下则实行里甲制。
    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从中推选丁粮多的十户,轮流担任里长,一家干一年,十年一周转。
    剩下的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
    和推选里长一样,根据粮食多寡,每户轮流担任甲首。
    里甲制如同后世的乡镇制度,甲首如同村长,里长如同乡长。
    二者不算官吏,因此靠下面推举,凭本事上位,谁家粮多谁先当。
    里长魏逻颇有家资,是本地小地主,住在小镇上,永宁乡最繁华的地带。
    周围一片古代城镇的情景,建筑风格和影视剧里武大郎家附近颇为相似......
    今日逢集,街上十分热闹。
    乡民们穿着朴素却整洁的衣裳,或肩挑手扛,或推车挽篮,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到。
    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没有喇叭呼喝的时代,有着独特的乡村烟火味。
    徐闻头戴四方平定巾,一身读书人打扮,颇受关注,拥挤的道路上自觉让道,百姓们眼中充满尊敬。
    也有认识他的,在背后指指点点,似是议论吴家退婚之事。
    背后议论,徐闻自然听不到,带着岳盈盈和岳冲左顾右看,想要消费。
    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一处卖糕点的小摊,引得孩子们驻足不前,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诱人的桂花糕。
    望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各色桂花糕,岳盈盈咬了咬发白的唇,很快偏过头。
    恰好碰上徐闻微笑的眼光:“怎么,盈盈想吃糕点?”
    “没......不想吃。”岳盈盈拽着徐闻往前走。
    她身材高挑瘦弱,彰显出少女的青涩,如初开的花朵。
    “回来。”徐闻反手抓着她的小手,将她拉回,右手潇洒的从袖中抖出一钱银子,扔给货郎:“来一份。”
    货郎熟练的接过银子,喜笑颜开,又吹又看的。
    不管是明朝还是哪个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