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开考! (第2/3页)
!”
    几名学政官员巡视考场,发出警告,言说即将开考,任何人不得喧哗!
    不多时,一队队卫兵进入考棚,依次发卷。
    洪武二十九年山东乡试,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乡试,几乎同时开始。
    各省乡试的考试内容不一样,但考试范围基本一致。
    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第二场考五经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
    第三场考时务策五道。
    徐闻早已磨好了墨,迫不及待的答题。
    简单!
    太简单了!
    都是熟悉的知识点!
    他拥有两世记忆,前身所学和记忆,皆在脑中。
    加上一个月的考前冲刺,对于所考内容,徐闻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
    乡试考的基本都是四书五经的内容。
    没有让人恶心的八股文。
    明初科举八股文还未风行,直到一百年后的成化年间才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
    对徐闻来说,这次考试只有第三场的时务策稍微有点难度。
    就是结合经学理论,对时事政务发表议论见解。
    不过,拥有更广阔视野的徐闻,在时务上比古人更有优势。
    他对古代历史有过全面了解,包括明朝的政治制度,重大历史事件。
    超过六百年的历史经验,岂是那些死读书的寻常秀才可比?
    再说了,徐闻可是考过高考状元的学霸!
    脑子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考试时间十分充足。
    两天半一场,就答一张卷子,就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也有足够的答卷时间。
    编号地字九十八号舍,范举早已呼呼大睡。
    人老了精力不比年轻人,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约莫睡了两个时辰,被巡视的监考官员叫醒,他才悠悠醒来,打了个哈欠,喝了点茶水后,继续答题。
    考试期间,每天都有卫兵突击考棚,抓捕作弊考生。
    有的将小抄藏在内裤里,有的将小抄写在袜子里面,趁着监考官员过去后,脱下抄写。
    还有的将经文写在身体上,或是弄个假发头套。
    夹带的方式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最具科技感的一个,将自己的毛笔改装,内藏一张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