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889章 请求和亲?

第889章 请求和亲?

    第889章 请求和亲? (第3/3页)

能与王振正面冲突。

    “不管是谁教你们,在朝堂之上提出此等要求,尔等都需谨记!”

    徐谦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我大明自太祖重光汉室以来,便为洗刷数百年来异族侵扰之耻,我朝自开国至今,从无和亲之事!”

    徐谦每说一句,就向前一步,气势逼人。

    “永乐帝两次挥师北伐,就是要彻底扫除北元余孽,永绝后患,尔等今日竟敢妄提和亲,莫非是要我大明重蹈弱宋覆辙?”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在瓦剌使团心头。

    也先跪伏在地,心中已将那些出馊主意的晋商骂了千百遍。

    看徐首辅这架势,若再纠缠此事,怕是要被当场逐出朝堂。

    其实也怪不得那些晋商失策。

    他们虽靠着银钱开路,在朝中培植了不少党羽,甚至与王振和某些阁臣交好。

    但常年与草原各部贸易往来,早已模糊了汉夷之辨,哪里懂得‘和亲’二字在大明朝廷中的敏感性?

    即便是对王振言听计从的朱祁镇,方才王公公帮瓦剌部说话时,他都没有附和。

    受朱重八的影响,大明历代的皇帝刻在骨子里面,就是不愿对外族妥协让步。

    尤其是和亲这种能够引起汉人种种不好回忆的词汇。

    朱祁镇在后世被称为堡宗,名声直追完颜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被俘后,跪得很彻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在煤山自缢的崇祯帝,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最后那一上吊,让朱由检折腾的一生得以完整,更让汉人的腰杆得以挺直。

    此时,正统帝朱祁镇高坐龙椅,冷着脸,保持着天子威仪。

    若非看在贡品的份上,早就下令将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蛮夷逐出殿去。

    “外臣绝无此意!”

    瓦剌使团团长吓得面如土色,连连叩首,额头上已渗出鲜血。

    “实在是仰慕天朝风华,只求一桩姻缘......”

    殿中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徐谦见敲打得差不多了,这才缓和语气:“尔等既已归顺,当好生遵守大明礼制,今日之事就此作罢,望尔等好自为之。”

    经过这么一闹腾,原本喜庆的气氛荡然无存。

    朱祁镇意兴阑珊地挥挥手,示意退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