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08章 断江南士绅的根

第1008章 断江南士绅的根

    第1008章 断江南士绅的根 (第2/3页)

南三十六座大书院,拆除者、封闭者、焚毁者不一而足。

    那座传承百年的“西湖讲舍”,当众捣毁;“曲园书堂”藏书五千卷,一把火烧得干净;

    至于“王氏书庄”,更被指为“图谋书乱”的据点,院长就地斩首,讲生流徙西域。

    百姓目睹此景,无不惊惧:

    “这可真是‘书生误国,书院通敌’啊!”

    紧接着,徐闻下令:“今后江南诸地学堂,须由朝廷设立,名曰‘社学’,由地方官直接监管,设教官、课程、督学使,严禁私讲。”

    “所授之学,以律、法、算、农为主,儒经为辅,禁讲异议之论,禁引反政之文。”

    一时间,江南大小州府,皆建“社学署”,旧日书院一夜之间成为废墟,讲席未冷便已换人。

    原本讲学清议、围炉论政的士子,如今只许识字写账、学农织布。

    再也没人敢问“君道”“天理”,连“孟子”都被勒令删减。

    第二步,是重编学籍,划清身份。

    徐闻深知,江南士林之所以根深蒂固,不在学识,而在于世袭门第、门生故旧横跨官场。

    于是他设立“南籍清理司”,一一核查江南士人底册。

    凡三代内与曾参与罢市抗税的江南商贾往来者、曾与旧王家、贺家通婚者,皆划为“商后”,取消读书应试资格。

    更甚者,凡在书院中任教过、讲课过、参与捐资修学的士绅,一律列为“士绅胄系”,登记造册,不得再受“学仕之恩”。

    这一招,等于斩断了整个江南旧士族通往仕途的路。

    他们不能再出仕,不能再荐举,不许开学堂,不许出版文章,甚至不能在家中教子读书。

    “读书?读了也白读,你儿子也不能应试。”

    徐闻没有杀他们,却让他们从此无声。

    这比砍头还狠。

    第三步,是动用巨资,彻底改造学制。

    此前江南查抄富商、王贺两家时,抄得财产白银数千万两、田地数万顷、金玉无数。

    朝廷本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