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34章 举国同庆

第1034章 举国同庆

    第1034章 举国同庆 (第2/3页)

添一笔。

    而在山东老家,越王徐闻的族祠之中,更是香火鼎盛,乡老献匾:

    “一战东瀛定乾坤,再封海内靖四海。”

    这场大战,并非只是一场战争的胜利。

    它改变了东亚的权力格局,也改变了大明百姓对于国家的认知。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我们不仅能守疆土,也能打出去;不仅能抵敌人,也能征天下。

    越王徐闻的名字,也不再只是战将之名,而是成为一代帝国对外征服的象征。

    ......

    京都陷落,诸藩尽降,日本已定。

    得到朝廷正式册封后,徐闻此刻并没有急着享受胜利,而是在谋划一件关乎未来百年的大事。

    越王府的设址。

    京畿旧地原本是首选,日本自古以京都为国都,文化根基深厚,天皇宫廷、贵族学社、佛寺神社皆汇聚于此。

    从礼制、士风到官吏体系,无一不以京都为中心,乃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之本”。

    但徐闻却否决了这一点。

    “京都可居人心,却难纳天下。”

    这是他的理由。

    “京都地处内陆,四面环山,虽文化昌盛,却地势闭塞,交通不便,粮道难济,兵马难调,若欲经略四方,以京都为根,势必羁于山河,动辄掣肘。”

    徐昭初听此言,也颇感不解:“曾祖何不居其国都,震其旧心?倭人视天皇居处为正统,何不于彼建藩?”

    徐闻只是负手一笑,目光遥遥望向东方的关东平原。

    “因为,时代已变,天下之势,不在西陆,而在东洋之口!”

    于是,他选中了江户。

    江户城,也就是后世的日本东京。

    历史上,三十年后,德川家康受封进入江户城,建立德川幕府,自此江户成为了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

    彼时的江户城,还只是武藏国下的一座新兴城邑。

    四年前,上杉氏方才奉幕府之命,开始于江户湾畔修建新城。

    当时人看,这不过是边远之地一隅孤城,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