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立国大越 (第2/3页)
。
横渡太平洋的航线十分危险。
在东瀛海域利用黑潮北上,顺着暖流沿着琉球群岛,在北太平洋洋流带动下向东航行,借助西风带稳定风力。
这段航程约需五六个月,常遭遇风暴、饥饿和坏血病。
好在哥伦布凭借多年的航海经验,建议舰队调整航向,避开最狂暴的西风带。
他指着海图,用古怪的中文腔调说道:“伯爵大人,若继续直行,我们必遭灭顶之灾,应稍向南偏,借助洋流稳定航速。”
“海上之事听你的。”不善海战的徐煌采纳其策。
舰队得以在风暴中幸存,但仍有一艘战舰失散,最终抵达殷洲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伯爵大人,您真有远见!征服新大陆,必能再次改变世界格局!”
望着广袤无际的土地,哥伦布兴奋道。
他对徐煌的征服计划充满信心。
徐煌笑道:“既然欧洲列强都将目光投向新大陆,我们为何不趁机而上?印加帝国虽强,但纵观全局,其不过是沙场中的浮云。”
“若我能先行击破,必能一举稳定南殷洲的局势,接着我们便可在大西洋上开辟属于大明的航道,进而反制北殷洲的欧洲殖民者,最终彻底征服这片土地!”
两人志同道合,心念所向。
提到欧洲诸国,哥伦布愤恨道:“如今欧罗巴诸国在非洲掳掠黑奴,干尽了坏事,我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希望有朝一日我在大海上遇到他们,伯爵大人能允许我下令开炮,教训一下那些野蛮的欧洲人!
徐煌冷笑一声:“一群弱者,只敢向更弱的人挥刀,贩卖人口,与强盗何异,下次遇到,必让他们飞灰湮灭!”
隆启五年惊蛰,明军舰队突袭卡亚俄港。
当徐煌的铁靴踏上印加帝国的土地时,太阳神庙的金顶正沐浴在血色朝霞中。
印加王阿塔瓦尔帕的黄金轿辇被大将军炮轰得粉碎,那些手持黑曜石武器的武士,在连发火铳的弹雨下如麦浪般倒下。
“这哪是打仗,简直是一边倒的碾压!”
哥伦布看着四散奔逃的印加人直摇头。
徐煌却凝视着安第斯山脉的雪峰,突然想起离开东都时越王徐林的叮嘱:“若遇土著,当效当年三宝太监,以德服人。”
次日,徐煌释放了全部俘虏,命军医为伤者治疗。
当通译用克丘亚语宣读《大明抚夷诏》时,印加祭司们看着蒸汽机驱动的“钢铁巨兽”,竟纷纷跪地高呼“维拉科查”(创世神)。
征服印加后,徐煌在当地建立据点,发展民生,招兵买马,开挖运河,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隆启六年秋,随着巴拿马运河的第一铲土落下,十艘蒸汽明轮战舰驶入加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