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乡办企业落户 (第1/3页)
第24章乡办企业落户
作为西苗乡的乡长,刘卫国对“暗婚”的习俗自然是了解的。
他不久前给唐拥军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留住李易民的时候,唐拥军说了他做的安排,刘卫国就猜到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刘卫国不意外,也不排斥,甚至心里还是抱着年夜饭时介绍女儿给李易民认识的想法。
可是李易民心头冤枉啊,他虽然被“暗婚”了,但他一点儿荤腥都还没有尝到呢,这就要彻底背上这一大口黑锅了?
李易民埋怨地看着唐拥军,你看你都办得是什么事?
唐拥军自知理亏,不理会李易民的眼神,找刘卫国转移话题,“乡长,你不是带信说易民的父亲让给回个电话吗?别是一会儿人下班了。”
刘卫国恍然大悟地一拍脑门,说道:“瞧我这记性,说好的九点呢,这都过几分钟了。”
三个人急匆匆地进了办公室,电话接通才知道,父亲李国正不止在等他的电话,竟是还把刘营海也请了过来。
父子俩寒暄几句,电话那头交到了刘营海身上。
“民娃子,你在那边还好吧?我是你刘叔啊。”
刘营海算是李国正的发小,后来进了部队,转业之后分到中医院,才又自学了药理知识。
按照前世的轨迹,他还进了省卫生系统,最高做到一把手。
听着刘营海爽朗的声音,李易民有些感慨,刘叔的一生,称得上奋斗逆袭的典范。
前世后来离开省城之后,李易民几乎就没再接触过刘营海,但在他离开省城之前,这位刘叔对他一直都比较亲近。
因为李易民和刘叔的儿子刘骁骑也是发小,关系一直不错。
“刘叔,我在这里都还好,您和婶子身体都好吧?”
“我们都好着呢。骁骑在学校里也都好,他念叨你好几回了,你记一下他的电话……”
简单的寒暄之后,双方进入正题,刘营海一开口就又是夸赞,“刘叔老早就知道民娃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这不,到乡下去还给刘叔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李易民这才知道,整个中医系统缺药,刘营海每年为了采购,都是挖空心思的全国跑,就这样还无法保证质量,一些时候甚至还不得不面临私药贩子的敲诈。
“刘叔这意思,咱们这事成了?”
刘营海说道:“必须成,如果你提供的药材都是送检的这种质量,我全部给你按照最高价格计算。”
干了近十年采购,刘营海太需要一个稳定长期的供货源头了。
李易民说道:“质量肯定没有问题,短时间之内,优中选优,质量上肯定能够保证。大部分药材的量也能有保证。”
刘营海大喜,在电话里说道:“那就太好了,这样,索性在年关后,我到你们那里去一趟。”
李易民说道:“那敢情好,我们乡的乡长就在我边上呢,他肯定欢迎刘叔来访。”
刘营海有些疑惑地说道:“这事一个乡长是不是有点不够高度?叔没有其他意思啊,这必定要整合整个县,乃至是西源市的资源,才能形成有限的辐射面……”
这时李易民已经把电话换成了免提,刘卫国也听到了刘营海的话,神情里不由浮上一层焦急。
他才刚刚四十岁,还有一腔的政治抱负,眼下这件事对他来说,是千年难遇的机会。
把刘卫国的神情看在眼里,李易民说道:“刘叔,这件事要做成,与其说需要哪一级行政机构,还不如说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领头人。你觉得呢?”
电话那头,省中医院通讯室内。
刘营海从外形上就能看出军人的气质,这些年东奔西跑,整个人的气质偏向硬朗,皮肤也略显黢黑。
此刻听到李易民的话,他下意识地一愣,随即瞪大眼睛看向李国正。
李国正没能第一时间理解刘营海的惊诧,还做了一个问询的手势。
电话还在接通中,刘营海无法跟李国正解释,对着电话说道:“听民娃子你的意思,你们这位乡长的能力不错,他能办得了这件大事?”
李易民没有直接回答,说道:“刘叔常见在外,现在不论哪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