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223章 :争

第223章 :争

    第223章 :争 (第2/3页)

    春风不仅吹绿了田野,也吹暖了工坊区。

    晋阳城郊,巨大的匠作营里炉火熊熊昼夜不息。

    “当!当!当!”

    水力锻锤巨大的撞击声如同战鼓,富有节奏地砸在通红的铁胚上,每一次落下都火星四溅,将坚硬的铁块锻打成犁铧,锄头,镰刀的雏形。

    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结的匠人们,在弥漫的蒸汽和灼热的气浪中挥汗如雨,用铁钳熟练地翻动着铁胚,精准地控制着锻打的部位和力度。

    “公差!注意公差!”韩暨亲自在锻打区巡视,声音洪亮。

    他拿起一把刚刚锻打成型,尚有余温的犁铧胚件,用手中黄铜制造带有刻度的精密卡尺仔细测量着各个部位的厚度和弧度。

    “这里,厚了许多!重新回炉!下一批胚件入模前,模具必须用卡尺校准!”

    韩暨指着卡尺上的刻度厉声呵斥。

    被点到的工匠满脸通红,不敢有丝毫怨言,连忙将不合格的胚件夹走。

    周围的工匠也下意识地更加专注,敲打的动作更加精准。

    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已在这日复一日的锤打与呵斥中,深深植入这些匠人的骨髓。

    隔壁的组装区,又是另一番景象。

    流水般的木工作业线上,匠人们分工协作。

    有人专司刨平犁辕木料,有人负责钻孔榫卯,有人组装铁制犁铧,犁壁。

    一具具结构精巧,打磨光滑的曲辕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被涂上桐油防蛀,贴上晋阳匠造的铭牌,整齐地码放在库房,等待发往各郡县。

    “韩长史!”一名小吏捧着账簿气喘吁吁跑来。

    “太原,西河两郡的农曹又派人来催了!曲辕犁缺口还有三千具!问什么时候能够交付。”

    “催催催!就知道催!”韩暨烦躁地挥挥手。

    “告诉那些农曹掾史,匠作营的汉子们已经三班轮作,连轴转了!蒸汽锤的冷凝管都爆了两根!让他们等着!春播耽误不了!有这功夫催,不如多派些人手去教导怎么用新犁!”

    他转身走向轰鸣声更密集的区域。

    那是新建的车床坊。

    几台结构更为复杂,由小型蒸汽机通过皮带轮驱动的简易木工车床和镟床正在运转。

    坚硬的木料在高速旋转的卡盘上发出刺耳的切削声,木屑如雪花般飞溅。

    匠人们戴着特制的护目器具,小心翼翼地操控着刀具,将一根根粗大的原木车削成标准化的纺锤,齿轮,乃至……枪杆雏形!

    韩暨看着一根根圆润笔直,尺寸分毫不差的枪杆毛坯被取下,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这才是真正的宝贝!等主公从北边回来,看到这些…

    “公至兄!”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荀彧一身常服,带着几名郡府属吏,穿过喧嚣的工坊区走来。

    他虽未着官袍,但那份从容气度依旧让忙碌的工匠们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

    “文若兄。”韩暨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油灰。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这边烟气大,别熏着。”

    “无妨。”荀彧摆摆手,目光扫过繁忙的工坊,频频点头。

    “春播在即,各郡农器需求如山,所以我来看看,工曹这边可有难处?若有,郡府当倾力协调。”

    “难处?”韩暨指着那些飞转的车床和锻锤。

    “最大的难处就是人手!熟手匠人还是太少!这两年每次新募匠徒都是超规格的招募,但每次都依旧不够用就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往并州这边跑来了。

    这次又大批招募了许多匠徒,但没个一年半载,怕是上不了关键工位!

    这蒸汽机,好用是好用,可忒娇贵!气压时不时的不稳,冷凝管也常爆管,齿轮磨损…哪一样都得老师傅盯着!安北军那边的军械任务也压过来了…”

    荀彧微微颔首,示意属吏记录。

    “流民户籍登记里还有一批匠人,我让人优先补充你这里,铁料,木炭,油脂,焦煤,郡仓已备足,随时可调用,至于更多的人手…”

    他沉吟片刻:“主公在北疆大捷,俘获甚众,我已行文请示,或可抽调部分驯服的胡虏青壮,充作力役,专司伐木,运料,烧炭等粗重活计,以解放匠力。”

    韩暨眼睛一亮:“此计大善!只要有把子力气,肯听话,打下手搬搬抬抬总行!”

    “此外。”荀彧话锋一转,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神色略显凝重。

    “我来找你也是想跟你商量商量。”

    “此乃主公自五原发回的密函副本,言我军进展神速,已收复九原,宜梁,成宜,临沃诸城,兵锋直抵阴山脚下!

    但是欲固新土,非止于兵戈,所以主公命令,速调精通水利,营造之干吏,并熟练农工,匠作之良民,携粮种,耕牛,曲辕犁及各类工坊器具,分批北上五原!要在阴山南麓,立我汉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