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情感升温(下) (第1/3页)
武修文捏着评分细则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他能感觉到斜后方黄诗娴投来的担忧目光,像实质般烙在他的背上。昨夜罗天冷那串号码带来的冰冷预感,与此刻林方琼话语中隐含的锋芒,仿佛瞬间串联了起来,形成一张无形的网,带着冰冷的恶意,当头罩下。
叶水洪……罗天冷……松岗的阴影,难道真的从未远离?甚至,已经悄然渗透进了海田?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迎上林方琼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藏审视的目光。不能退。他清晰地意识到。此刻的沉默,就是认输。
“林老师的顾虑有一定道理。”武修文开口,声音出乎自己意料的平稳,甚至没有一丝颤抖,“普通话是教学的重要工具,表达清晰准确,当然是基本要求。”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同事,最后落在李盛新和梁文昌脸上:“不过,推广普通话教学,核心目的是更好地沟通和传授知识。如果因为过于强调发音的‘绝对标准’,而忽略了课堂的实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思维是否被有效激发,兴趣是否被点燃……那是否有点舍本逐末?”
他拿起那份评分细则,指着“教学效果”和“师生互动”这两项:“比如,一个老师普通话字正腔圆,但课堂沉闷,学生昏昏欲睡;另一个老师或许带点口音,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思维碰撞激烈,知识掌握扎实……请问各位同仁,哪个更能体现教学的本质?”
他看向林方琼,语气诚恳而直接:“林老师,我的普通话确实还在努力改进中,这点我从不讳言!但我相信,一堂好课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而不在于老师说话有没有‘腔调’!口音,不应该成为评判一堂课成败的‘决定性’砝码!海田推广普通话的初衷,也不是培养播音员,而是为了扫除沟通障碍,让知识传递更有效!您说呢?”
一番话,不卑不亢,条理分明,将林方琼的锋芒引向了更本质的教学核心讨论……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连李盛新和梁文昌都微微颔首,露出思索的神色。
林方琼显然没料到武修文会如此直接而有力地反驳,且句句在理。她涂着口红的唇瓣抿成了一条僵硬的直线,迎着武修文坦荡的目光,那里面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沉静的坚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她精心维持的矜持表情出现了一丝裂痕,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终究只是扯了扯嘴角,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含糊地应了句:“……武老师说的,也有道理。是我考虑欠周全了。”声音里那份专业和从容,明显泄了气。
一场无形的交锋,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武修文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林方琼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冷意,像一根冰刺,扎得更深了……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国际厨房”的小阳台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橘色。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油锅滋啦作响的声音,还有郑松珍和林小丽叽叽喳喳的说笑声,交织成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喧闹乐章,暂时驱散了白日里残留的阴霾。
武修文今天来得早,主动挽起了衬衫袖子。黄诗娴正站在灶台前,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用筷子翻动着锅里煎得两面金黄的带鱼段。海鱼的鲜香混合着姜蒜的辛香,霸道地弥漫在小小的空间里。
“需要帮忙吗?”武修文走到她身边,很自然地拿起了旁边洗好的青菜篮子。
“嗯,帮我把那篮子生菜再冲一遍沥干水就好。”黄诗娴没回头,专注地盯着锅里的鱼,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一缕发丝调皮地黏在颊边。夕阳的金光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轮廓,鼻尖上似乎还沾了一点……白色的粉末?
武修文的目光在那点白色上停留了一瞬。大概是刚才揉面时不小心蹭到的面粉。他心头莫名一动,几乎是未经思考的,手就抬了起来。指尖带着一点点试探的犹豫,轻轻地、飞快地拂过她温热细腻的脸颊,蹭掉了那点碍眼的白。
肌肤相触的瞬间,两人都像被无形的电流击中,同时僵住!
黄诗娴翻鱼的动作猛地顿住,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