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 > 第三十章大幽起兵入大渊(二)

第三十章大幽起兵入大渊(二)

    第三十章大幽起兵入大渊(二) (第2/3页)

手持利刃的侍卫,戒备森严。

    囚车中,萧远山身着素服,头发散乱,曾经的帝王威仪荡然无存。他低垂着头,脸上写满了屈辱和悔恨。当囚车经过朱雀大街时,百姓们的情绪瞬间爆发了。

    “就是他!就是这个昏君!”

    “为沈氏商队报仇!”

    “杀了他!杀了他!”

    石块、烂菜叶、鸡蛋…… 各种杂物如雨点般砸向囚车。萧远山蜷缩在囚车角落,任由那些污秽之物落在身上,一动不动。他知道,这是他应得的。

    李昭然站在承天门上,俯瞰着这一切。他神色平静,心中却五味杂陈。他想要的并非萧远山的性命,而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幽的子民不容欺辱,大幽的尊严不容践踏。

    “陛下,百姓们情绪激动,要不要……” 李德全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李昭然摇了摇头:“不必。让他们发泄一下也好,这是他们心中的怨气。”

    队伍缓缓来到太庙前。太庙是大幽历代先帝的陵寝所在地,庄严肃穆。李昭然从承天门上走下来,来到太庙前的广场上。

    萧远山被从囚车中押了出来,强迫着跪在地上。李昭然走到他面前,声音冰冷:“萧远山,今日,你要在这里,当着我大幽列祖列宗的面,为沈氏商队的三百二十七名亡魂谢罪。”

    萧远山缓缓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血丝。他看着李昭然,又看了看周围那些怒目而视的百姓,深吸一口气,用嘶哑的声音说道:“朕…… 大渊皇帝萧远山,愧对大幽百姓,愧对沈氏商队的亡魂。是朕治国无方,致使匪患猖獗,让你们遭受了无妄之灾。朕在此,向你们谢罪了!”

    说罢,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鲜血直流。

    李昭然看着他,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一些。他转身,面向百姓们:“父老乡亲们,萧远山已经谢罪。朕知道,沈氏商队的冤屈不是一个谢罪就能弥补的,但朕向你们保证,从此以后,朕一定会加强边境管理,保护好每一个大幽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百姓们听了李昭然的话,渐渐安静了下来。他们知道,皇帝已经为他们讨回了公道,再多的惩罚也换不回那些逝去的生命。

    谢罪仪式结束后,萧远山被关押在天牢里。李昭然并没有立刻处置他,而是让他在天牢里反思自己的过错。

    朝堂之上,对于如何处置萧远山,大臣们意见不一。

    “陛下,萧远山昏庸无能,致使我大幽子民惨死,罪该万死,应当立即处死,以儆效尤!” 兵部尚书秦岳义愤填膺地说道。

    “陛下,不妥。” 礼部尚书温彦反驳道,“萧远山毕竟是大渊的皇帝,虽然沦为阶下囚,但杀了他,恐怕会引起大渊国内的动荡,不利于两国今后的和平相处。依臣之见,不如将他软禁起来,作为人质,牵制大渊。”

    “温大人说得有道理。” 户部尚书周衍附和道,“如今大渊新帝刚刚登基,局势不稳。如果我们杀了萧远山,新帝很可能会以此为借口,与我们反目成仇。

    到时候,边境再起战事,受苦的还是百姓,国库也会因此受损。”

    李昭然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秦岳的话有道理,萧远山罪该万死;但温彦和周衍的顾虑也并非多余,杀了萧远山,确实可能引发新的战乱。

    “此事容后再议。” 李昭然最终说道,“先将萧远山关押在天牢,密切关注大渊的局势变化。”

    就在大幽朝堂为处置萧远山争论不休的时候,大渊国内也并不平静。新帝赵钰是萧远山的侄子,年仅十六岁,性格懦弱,根本无法掌控朝政。朝堂之上,以丞相魏庸为首的一派和以镇南王赵虎为首的一派明争暗斗,互相倾轧。

    魏庸是萧远山的心腹,一直想扶持一个傀儡皇帝,以便自己独揽大权。而镇南王赵虎则野心勃勃,早就对皇位虎视眈眈,如今萧远山被俘,正是他篡权夺位的好时机。

    在一个深夜,镇南王府内,灯火通明。赵虎正与他的心腹谋士密谋着。

    “王爷,如今赵钰年幼无能,魏庸专权,正是我们起兵的好时机。” 谋士说道。

    赵虎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本王也是这么想的。魏庸那个老匹夫,仗着有萧远山撑腰,平日里根本不把本王放在眼里。现在萧远山成了阶下囚,看他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可是王爷,我们贸然起兵,恐怕会引起大幽的不满。” 另一位谋士担忧地说道。

    赵虎冷笑一声:“大幽刚刚打完仗,国力空虚,根本无力再发动一场战争。再说,我们是以 ‘清君侧,除奸佞’的名义起兵,名正言顺,大幽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王爷英明。” 众谋士纷纷附和。

    赵虎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指向都城的方向:“传令下去,明日一早,集结五万兵马,向都城进发!”

    第二天一早,镇南王赵虎以 “清君侧” 为名,起兵叛乱的消息传到了大渊都城。朝野上下一片恐慌,新帝赵钰吓得躲在后宫里,瑟瑟发抖。

    丞相魏庸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镇南王叛乱,兵临城下,我们该怎么办啊?” 一位大臣哭着说道。

    魏庸脸色阴沉,他知道,自己与镇南王积怨已久,如果镇南王攻入都城,自己必死无疑。

    “慌什么!” 魏庸强作镇定地说道,“传朕旨意,命城外守军死守城门,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大幽,请求援兵。”

    “向大幽求援?” 一位大臣惊讶地说道,“大幽刚刚打败我们,他们会愿意出兵帮助我们吗?”

    魏庸叹了口气:“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告诉大幽皇帝,只要他们愿意出兵相助,我们愿意割让北方五州之地。”

    大渊求援的使者很快就抵达了大幽上京。李昭然得知镇南王叛乱的消息,召集大臣们商议。

    “陛下,大渊求援,我们该不该出兵?” 秦岳问道。

    李昭然沉思片刻,说道:“大渊内乱,如果镇南王得逞,建立新的政权,很可能会对我们大幽不利。而且,我们刚刚与大渊签订了和平条约,如果坐视不理,恐怕会失信于天下。”

    “可是陛下,出兵相助,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粮草和军饷,这对我们的国库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周衍担忧地说道。

    李昭然点了点头:“周爱卿说得有道理。但我们也不能白白出兵。告诉大渊使者,我们可以出兵相助,但除了割让北方五州之地外,还要他们支付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大渊使者不敢怠慢,连忙将大幽的条件传回了都城。魏庸得知后,虽然心疼那一百万两白银和北方五州之地,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只能答应。

    李昭然得到大渊的答复后,任命秦苍为帅,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大渊平定叛乱。

    秦苍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刻率领大军出发。他知道,这次出兵,不仅是为了帮助大渊平定叛乱,更是为了维护大幽在大渊的利益。

    大军行进到半路,突然接到探马回报,说镇南王赵虎已经攻破了大渊都城的城门,魏庸被杀,新帝赵钰被软禁。

    秦苍眉头紧锁,他没想到镇南王的军队如此强悍,竟然这么快就攻破了都城。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副将问道。

    秦苍沉思片刻,说道:“继续向都城进发。镇南王刚刚攻破都城,根基未稳,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一举将他歼灭。”

    镇南王赵虎攻入都城后,得意忘形,在皇宫里大肆搜刮财宝,饮酒作乐,根本没把大幽的援军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