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重黎授命-改革前的暗流·绝地天通 (第3/3页)
使神道重归清明,使民心有所依归,不再彷徨于鬼神之途。
黎所阻之野祀,重当立其正祀以代之,导民入正轨。”
他的承诺,是秩序的重构。
颛顼的目光在两位重臣脸上缓缓扫过,最终越过他们的头顶,望向虚空,仿佛穿透了厚实的草顶,看到了这片被混乱信仰割裂、被无谓牺牲浸染的大地。
他的声音里,第一次流露出深沉的疲惫,如同背负着整座山岳,但更多的是一种熔岩般灼热的不容动摇的决绝:
“此举,非为一己之权柄!
是为万民得生,免于无谓之牺牲!
是为天下得序,部族不再因神权相疑相残!
纵使谤满天下,唾星溅面,血染予名…”
他顿了顿,手紧紧握住腰间的玉钺,那象征无上权柄的玉石在昏昧的光线下仿佛也浸染了一层洗刷不掉的血色,“此志,亦如磐石,永不移!”
厅内死寂,落针之声亦如雷鸣。
颛顼的话语,赤裸裸地揭示了最核心的动机:消除祭祀混乱带来的部族冲突、彻底杜绝惨无人道的人祭陋习、建立一套清晰可控、服务于王权的信仰秩序。
这是宏大而沉重,沾满血与火的志向。
阶下的臣属们,反应被这沉重的寂静放大。
少数内心赞同者,因颛顼最后那句“为万民得生”而眼神微亮,如同黑夜中的萤火。
多数人则保持沉默,眼神在低垂的眼睑下复杂地交流着——有对颛顼绝对权威深入骨髓的畏惧,有对即将席卷天下的改革风暴的深深忧虑,有对未知未来的迷茫,如同浓雾中的航船。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被立柱阴影笼罩的角落,似乎有一道目光极其短暂地掠过颛顼冷硬的面容和黎杀伐的背影,带着一丝难以捕捉的冰冷和嘲讽,如同毒蛇吐信,旋即隐没在更深的阴影里。
藏身墙外的楚易观,将厅内的一切声响、气息、无形的压力尽收“耳”底。
他清晰地记录下颛顼的每一道指令,每一句包含动机与情感的话语。
他捕捉着重眼中深藏的理性光芒与肩头那千钧重担的压迫感,感受着黎身上那股为使命不惜焚毁一切(包括自身)的纯粹忠诚与即将爆发的残酷力量。
他也敏锐地体察到臣属群体中无声涌动的暗流——那是对权力更迭的敏感,对风暴袭来的本能恐惧,以及对自身地位能否存续的深切计算。
人性的复杂在此刻纤毫毕现:帝王的雄心与冷酷,执行者的纯粹与铁血,建设者的理性与重压,旁观者的算计与自保。
腰间的纪世葫,那“顼”字的阴刻凹痕,此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锐气加深、淬炼,隐隐透出一种即将破开混沌、斩断乱麻的凛冽锋芒。
葫身微温,似在共鸣。
命令已下,誓言已立,无可挽回。
一场旨在重塑天地人神秩序、注定伴随血与火的信仰风暴,将以帝丘为中心,如同狂暴的洪流,席卷整个颛顼之世。
楚易观的目光投向厅外广袤而未知的土地。
改革的铁拳,会首先砸向哪里?
那昨日还弥漫着祈雨狂热与嫁祸纷争的甘渊畔祭坛,此刻已沉沉笼罩在风暴将至的浓重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