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命师从三皇五帝到末代皇帝 > 第六章 朱门纳新-重建尝试与权力寻租

第六章 朱门纳新-重建尝试与权力寻租

    第六章 朱门纳新-重建尝试与权力寻租 (第2/3页)

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以及对这场与他们粟田里劳作、灶火边生活似乎毫无关联的宏大仪式的茫然与不耐。

    压抑的抱怨在沉默的人群中如蚊蚋般浮动:

    “走了三天路…就为磕这几个头…“

    “唉,地里的粟穗该收了,再不收要落粒了…“

    “以前在村口对着东山拜拜山神爷,心里也踏实,现在非得跑这么远…“

    “我家灶头供的那个小陶人(可能是灶神雏形),昨天被查出来,硬给砸了…阿母偷偷抹泪呢…“

    楚易观没有随麻木的人潮离开。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转向祭坛旁边新建的一排相对规整的草顶土屋——这便是新设立的“神祠署“,负责管理官方祭祀、厘定神灵谱系、协调各地信仰事务,是重手中“立其正祀“的权力枢纽。

    很快,他看到了与肃穆祭典截然不同的、更真实也更丑陋的一幕。

    在神祠署那扇简陋的原木门外,不知何时已悄然排起了一条长龙。

    来人大多风尘仆仆,满面倦容,衣着样式和使用的简陋工具(如骨耜、石镰)显示他们来自偏远的部族。

    他们脸上带着谦卑、焦虑,甚至惶恐,手里紧紧攥着或背上驮着东西——几张硝制好的、毛色上佳的兽皮(鹿、狐、羊),成袋沉甸甸的粟米,甚至还有活着的、被草绳捆住蹄脚、咩咩叫唤的羔羊。

    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的膻味、粮食的土腥和一种无声的紧张。

    一个来自西南山地的部族代表,皮肤黝黑粗糙,正对着一名身着玄青色葛衣、坐在门内一张粗糙木几案后的年轻男子(从其服饰,应是低级礼官)点头哈腰,姿态近乎卑微:“…大人,小的是'有桑氏'的桑石…这…这是三张刚硝好的麂子皮,毛色光亮,最是保暖…“

    他小心翼翼地将皮子捧上几案边缘,不敢完全放下,“只求…只求大人能在重正大人面前,替我们族里世代供奉的'谷母'(一种地方性的谷物精灵信仰)美言几句…前月大旱,幸得帝命引水,族中粟米才得收成,未至绝境…可如今黎正大人的手下眼看就要巡到我们那边了…若'谷母'被当成野祀图腾捣毁,族人的心…就真的散了!

    不敢奢求正祀名位,只求…只求能在帝丘正祀谱系里,给个小小的名分?哪怕是个'从祀'也好啊!不然…不然我们回去,实在没法跟族老们交代啊…“

    那年轻礼官眼皮都没抬一下,只用一根手指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案上几片用于占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