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可为君引路 (第1/3页)
坐在火堆前烤火的挑夫立刻扭过头,侧目而视。
是了,这位郎君身上居然连湿也没湿。
雨下的那样大,他戴着草笠都淋了一身雨,怎么这人走了许久,衣裳也不见湿?
挑夫盯着江涉瞧了几息,很快回过神来,竟连看也不敢看,只余光盯着柴堆和地上的衣角,时不时望着庙外的雨色,是不是雨小了,可以走了。
李白若有所思。
他眼睛越来越亮,连酒水洒了也不知。
旁边道士元丹丘和孟浩然对视一眼,目光同样落在江涉干燥的衣衫上。他扶起李白已经斟满的酒杯,不动声色。
江涉笑了笑,道:“有雨具护持,自然衣裳未湿。”
“君当我未曾冒雨走过路?”
李白不信,“雨是斜着下的,就算有雨具遮雨,也会沾湿衣摆,怎会……”
“太白。”
元丹丘打断他。
他端起酒壶,为江涉倒酒。
“江郎君说了这么些话,还未曾润喉,雨天湿气重,不如先饮些酒水驱寒。”元丹丘说着,又叫旁边的僮仆再备两副碗筷。
李白一笑,端起酒盏。
“是我疏漏了,敬君一杯。”
两人一饮而尽,江涉心里觉得有趣。
千年前的人物出现在他面前,便不再是书上的一段说明文字,而是有血有肉,会惊疑会好奇的活生生的人。
李白、孟浩然、丹丘生坐在他面前。
因为一场大雨,他们聚在一起,围炉饮酒。
柴火噼啪燃烧,庙外白雨跳珠,春山翠微,一半入雾。
僮仆煮好汤羹,酒菜上来,挑夫不敢接,忘了刚才的疑心和生畏,下意识看向江涉,只见对方微微点了下头。
他竟莫名松了口气,学着这位新认识陌生郎君的样子,跟着吃菜,却不敢多夹,只吃前面的菜。
也许是说了一路话,在大雨中的山道上同行一程,挑夫对江涉下意识觉得亲近,相处起来松泛。
几人一边用餐,一边闲话。
先是元丹丘,提到皇帝增开制科,大有选拔人才之意,问孟浩然可有去应试的打算。
李白趺坐,端着酒杯:
“孟兄是可以一试。”
“那些蠢材庸人都可入朝为官,孟兄定然能拔得头筹。”
他自己是商贾之子,工商不得入仕,早就绝了科举之心。
孟浩然比他洒脱:“朝廷每年录用不过二十人,还需提前投行卷,我京中无人,难也难也。”
“况且入朝当个虮虱之官,哪有我们今日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