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安定后方 (第1/3页)
黄宁带兵刚出城未久,就看见传令兵策马驰来。
“黄将军,大帅派我来告知你,让你务必守城,不得驰援。”
黄宁一听,也知道后方安稳的重要性。
于是他开口道:“好,回去告诉大哥,曹、郓二州势必固若金汤,请他不必担忧。”
接着黄宁望着传令兵策马驰走。
随即他正勒转马头准备赶回城中,此时前面平阔的野地里出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流离百姓。
接着黄宁策马上去开口问道:“这位老人家,你们是从何处来啊?”
老人一见黄宁身后排列的乌压压的骑兵,他连忙伏地叩拜。
“回禀将军,河南道遭了灾,赤地百里,听说义军在这边广施粥食,我们就都过来了。”
黄宁一听,当即便明白,义军的名声看来都传的很远了。
这说明,之前他们做的工作很有成效。
而现在对于这些受难百姓,更是应该扶危济困一把。
“诸位,黄大帅造反为民,今日我请大家到郓州城中去吃顿饱饭。”
黄宁这么一说,四处稀稀落落的百姓都伏地叩拜感谢。
而这时一旁的将领开口道:“黄将军,如果流民进城人太多怎么办?”
“现在郓州城刚稳定下来,搅扰了城中已经安居的百姓,指不定会适得其反。”
“不必担心,咱们义军要想进一步壮大,兵源就是这些人。”
黄宁这么一说,一旁的将领们虽然也认可其说。
不过他们却觉得,这些百姓若是要参军,未经训练,那也估计是乌合之众。
而黄宁却不以为然。
毕竟他觉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些受难百姓就是星星之火。
黄宁领着流民队伍缓缓向郓州城门行进。
夕阳西下,城墙上巡逻的士兵远远望见大队人马靠近,立即吹响了号角。
城门守将认出了黄宁的旗帜,连忙下令打开城门。
然而,当衣衫褴褛的流民涌入城中时,街边的商铺纷纷关上了门板。
“又是这些逃荒的,脏兮兮的,可别把病带进来。”一个绸缎庄的掌柜低声嘀咕。
几个孩童躲在母亲身后,好奇地打量着这群陌生人,却被大人一把拽回屋里。
“看什么看?小心染上晦气!”妇人厉声呵斥。
流民们低着头,不敢与城中百姓对视,只是默默跟着黄宁的军队前行。
黄宁察觉到气氛不对,眉头微皱,但并未多言。
他下令在城西空地搭建临时粥棚,安排流民暂时安顿。
然而,消息很快传开,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