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开始起步 (第1/3页)
乘着夜色,陈承宇向物理系主任刘易斯•乔治先生的办公室走去。按照以往的记忆,此时的乔治先生还在忙乎的。陈承宇轻声的敲了几下门,恭敬的说:“你好,乔治先生,打扰你了。”
“亲爱的陈,请进来吧,门没锁。”
五十出头的乔治先生,花白的头发下戴着一副眼镜,烔炯有神的眼睛微笑地看着陈承宇,严谨的脸上挂着微笑。
他能从声音听出是陈承宇,可见乔治先生对陈承宇有十分好感。
“尊敬的乔治先生,我想请你授权我在本系实验室,做一系列关于电灯丝材料的实验。”陈承宇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直接说出来意,他知道乔治先生不喜欢寒暄之类的虚礼。
“呵呵呵呵!我的孩子,你不是说笑吧?你有把握吗?”
“尊敬的乔治先生,我有十足的把握,能找到电灯灯丝最好的材料,而且是廉价的材料,也许可以用上一个世纪。”陈承宇迎上乔治先生的目光,坚定的说。
“哦,你带了申请书吗?”
“带了,尊敬的乔治先生。”
“好吧,请拿来给我,明天你就可以进实验室,直接开殿实验,我会提前知会实验室主管琳达•林肯女士,当然前提你得有时间。还有,你需要什么实验用品,可以直接跟她说,她解决不了的,请你告诉我。”
“好的,谢谢你,尊敬的乔治先生。”
手拿着刘易斯•乔治先生签字批复的申请书,陈承宇心想:美国人就是爽快,工作效率就是高,三分钟解决问题。
第二天,当李承宇走进物理系实验室的时候,一个未满三十岁,身材苗条,穿着简约,面容姣好的的女士迎了上来:“你好,请问你是陈承宇先生吗?”
“是的,你是琳达•林肯女士吧?幸会幸会。”
“是的,我是,你有实验物品所需的清单吗?
“有的。”
就这样,陈承宇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哈佛中国陈实验室就这样开始了。
多年以后,年纪已老、一直担任哈佛中国陈实验室主管的琳达•林肯女士在她的回忆里这样描写与陈承宇的第一次见面:
那天一大早,我的系主管——尊敬的刘易斯•乔治先生就告诉我,今天将有一个名叫陈承宇的中国小伙子获准进入实验室,进行白炽灯灯丝材料的实验,请我务必支持他,提供所有的方便。这引起我的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刘易斯•乔治先生的高度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