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杜克钢铁集团的诞生 (第2/3页)
“我很确定。我很需要这个地方。”
陈承宇又指着距离里约热内卢市102公里外的沃尔塔雷东达(Volta Redonda)说:“我将把炼钢厂建在这里。这里我需要4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这里,圣卡塔琳娜州的图巴朗附近,我希望能购买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希望能在这里挖出煤,这样钢铁厂才可以运转。把这些土地落实,我的项目基本可以运转了。”
“好,国有土地我可以做主出售给你了,这里面如果有私人的土地,劳驾你自己去跟他们协商。”
“好的。陛下。我还有个建议,我将修建400多公里的铁路,我想向你提一点小小的要求,这是单单指铁路方面的要求,我想建议巴西能推出如美国一样的修建铁路政策,美国为了鼓励个人投资建设铁路,把铁路沿线两边30公里的土地赠与铁路公司,每公里铁路给予1.6万至4.8万美元的贷款。陛下能说服议会给予这种有利投资商的条件吗?”
“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陛下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其实我也没有那么贪心,只要你能帮我争取到铁路沿线赠与土地,巴西全国的铁路,我至少可以建三分一。”
“当真?”
“当然,你看我象开玩笑的样子吗?”
“好!你下次回来听我佳音。”
陈承宇从随行人员挑出5个精明强干的人,2个将跟巴西帝国的土地管理处实地勘测边界;另外3人在里约热内卢市面朝大海边的地方购买了一个1000英亩的庄园作为办公的地方,巴西的联络点也转移到这里。
陈承宇指示在巴西注册了杜克巴西铁道工程公司、杜克巴西钢铁厂、杜克巴西铁矿厂。然后在美国注册了杜克巴西钢铁集团公司,成为杜克巴西铁道工程公司、杜克巴西钢铁厂、杜克巴西铁矿厂的母公司。
三个公司、工厂的管理人员大多数聘请当地巴西人为雇员。成立了会计处,三个公司、厂矿独立,所有开支来住,一律列帐。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
又出资在前面修建了一个私人码头,可以停靠万吨巨轮。这才算是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有了一个落脚点。
又拿出一份名单,把名单里的10人叫来开会。他们是杜克实验室第一批招聘的华人保安,在美国修过几年铁路,有文化又会说英语,在给美国人修铁路的时候是美国工程师的左膀右臂。去年加入杜克实验室的时候,有特长一栏中都填写了“会修铁路”,这种特殊人物,陈承宇当然要登记成册了。
陈承宇拿出一份详细的巴西地图,凭着后世的记忆,从贝伦村至沃尔塔雷东达,经过皮拉伊河畔巴拉,画了一条弯曲的线段。
“这里大概就是铁路经过的地方,你们明天开始就去实地勘测,修正我画错误的部分,你们认为好的,也可以修改,总之你们商量着办,吴东你比较稳重,就由你担任总工程师,其他人都是工程师,你们要给中国人争口气。”
“是!”吴东等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