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杜克钢铁集团的诞生 (第3/3页)
0人又惊又喜。他们由于家贫被迫背井离乡,到美国修铁路,由于博学多思,多动脑筋,又会说英语,被美国工程师带在身边,从刚开始的打打边手,到成为美国工程师的得力助手。
他们在铁路设计、施工工作中多次与美国工程师意见相左,明明是自己说的有道理,但人家就是不采纳,多少次梦想着成为真正的工程师,独当一面,勘测设计建设一条铁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证明中国人也行。
现在梦想成真,这个机会就在眼前,大家热切望着前面这位微笑的年轻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71公里的路,他们用了8天时间,风餐露宿,冒着太阳和时不时的滂沱大雨,完成了勘测任务,又拿出铁路图定稿,
此时陈承宇已乘坐南海号铁甲舰,驶向对面的非洲尼日利亚。巴西与利日尼亚就中间隔了个大西洋,两地距离六千多公里,陈承宇用了差不多5天时间才到达非洲海岸。
启航前,陈承宇给合浦伯父陈安之、父亲陈逸之发了电报,请他们动员两广一带的百姓移民,可以移民到轩辕联邦共和国,也可以移民到巴西来,随便几万人过来没问题,又详细把巴西这边的情况作了说明,又问自己家族中有子弟肯来巴西发展的,不妨动员一些精明强干的兄弟叔伯等人,过来帮帮手。
这时弗吉尔亚州的杜克造船厂厂长格罗佛•杰克逊发电报过来,汇报了杜克造船厂近期工作情况:造船厂已经可以自主造船了。陈承宇再也不用从其它船厂订船了。船体用电焊气焊烧焊、驱动使用燃煤蒸汽轮机,航速又快载重又比以前的多15%,这种船刚一出来,马上大受欢迎,订单排到三年后,杰克逊厂长不得不增加4个船坞。
随着杜克造船厂造出的船行走在世界大洋,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焊接法工艺造船的好处,到杜克实验室洽谈专利特许的人太多了,忙得谈判小组老是要加班,老是抱怨老板没加工资。
谁知道月底一个大红包,砸得谈判小组的成员笑得眼睛都张不开。想要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吃好草,这个道理陈承宇还是懂的。当然这是后话。
陈承宇又给波士顿杜克实验室的格兰小姐,弗吉尼亚洲的杜克造船厂厂长格罗佛•杰克逊先生分别发了电报,从杜克实验室和杜克工业区抽调出3000名保安,目的地是位于巴西。
为了不引人注目,这3,000名保安将分散开来,分批乘坐火车到弗吉尼亚洲的杜克造船厂集合。乘船,随船装运200台挖掘机、铲运机100台、200台拖拉机、100台推土机、燃煤发电机多套、200套电锯、大量钢丝网、遮阳网、水泵、雾化喷头、电场发生器,还有杜克实验室刚刚试制出来的1000升吲哚乙酸,这些物资和人,马上装船,分散到巴西里约热内卢港、亚马逊河河口中继站等地。
陈承宇考虑了一下,蛇无头不行,这个蛇头找谁来担任呢?又发电报命造船厂副船长黄家明随船赶过来,另有重任。
这下子,有得黄家明忙了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