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 (第2/3页)
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保持体温。“不是与寒冷对抗,” 老僧说,“而是与寒冷相融。”
他还想起在西域古城遇到的一位舞姬,她的舞姿轻盈曼妙,看似柔弱,却能在旋转跳跃间避开数十人的围攻。“力不在猛,而在巧。” 舞姬笑着说,“就像风吹过草原,看似无形,却能让草伏身,让花开谢。”
这些话语,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去所练的剑法,太过注重刚猛凌厉,却缺少了一份柔韧与灵动。就像长安的风,虽然浩荡,却不如西域的风那般变幻莫测,也不如江南的风这般润物无声。
“风……” 萧书生喃喃自语,手中的逐风剑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心意,微微震颤起来。
他站起身,走到院中。月光下,修竹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在演绎着某种神秘的韵律。他举起长剑,试着模仿竹叶在风中摆动的姿态,剑尖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
这一剑,没有了往日的霸气,却多了一份飘逸与灵动。萧书生心中一动,仿佛触碰到了某种关键。他继续挥剑,时而如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时而如狂风卷过沙漠,卷起漫天黄沙;时而又如春风拂过柳梢,温柔而缠绵。
不知不觉中,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萧书生收剑而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畅快。他知道,一套全新的剑法正在他的心中慢慢成形。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书生几乎足不出户,整日在西跨院中潜心钻研。他将自己在西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一点点融入剑法之中。
他想起在塔里木盆地看到的胡杨林,那些顽强的生命在干旱的沙漠中屹立不倒,狂风中,它们的枝干扭曲却坚韧。于是,他创造了一招 “胡杨迎风”,剑身微曲,看似柔弱,却能在对方凌厉的攻势中找到破绽。
他想起在帕米尔高原上,看到雄鹰在高空盘旋,翅膀几乎不动,却能随着气流自由翱翔。于是,他有了 “鹰击长空” 一式,剑势高远,变幻莫测,让对手难以捉摸。
他还想起在吐鲁番盆地遇到的一场沙尘暴,黄沙漫天,遮天蔽日,却在风停之后,留下一片洁净的天地。于是,他创造了 “沙尘落定”,剑招看似杂乱无章,却能在乱中取胜,最后一招定乾坤。
林府的人渐渐发现,西跨院时常传出剑风呼啸之声,有时如细雨绵绵,有时如雷霆万钧。好奇的仆人偷偷望去,只见萧书生的身影在月光下、在晨曦中不断穿梭,手中的长剑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时而轻盈如蝶,时而迅猛如豹。
林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知道,萧书生正在经历一场蜕变,一场从剑客到宗师的蜕变。
这天,林府来了一位客人,是江南有名的剑客,人称 “快剑” 李三。李三听说萧书生从西域回来了,特意前来拜访,想切磋一下剑法。
萧书生本想推辞,但李三执意要比,林夫人也劝他:“书儿,不妨试试。你的剑法已有大成,也该让江湖人见识见识了。”
两人来到林府的演武场。李三拔出腰间的短剑,剑身闪烁着寒光。“萧公子,久仰大名。今日讨教,还望不吝赐教。”
萧书生拱手道:“李兄客气了,你我点到为止。” 他拔出逐风剑,剑尖微微下垂,看似随意,却蕴含着无穷的变化。
李三性格急躁,话音未落,便已动了。他的剑法果然如传闻中一般,快如闪电,只见一道寒光直刺萧书生胸口。
府中的仆人都惊呼起来,林夫人也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手帕。
然而,就在剑尖即将触及萧书生衣衫的刹那,萧书生的身体突然微微一侧,如同被风吹动的柳叶,轻巧地避开了这致命一击。同时,他的长剑如灵蛇出洞,顺着李三的剑势滑了过去,剑尖直指李三的手腕。
李三心中一惊,连忙回剑格挡。但萧书生的剑仿佛有粘性一般,紧紧贴着他的剑,无论他如何变换招式,都无法摆脱。
“这是什么剑法?” 李三又惊又疑,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剑法,看似柔弱无力,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化解他的攻势,并且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
萧书生不答,只是不断变换着剑招。时而如清风拂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时而如狂风卷过树林,发出呼啸之声。他的身影在演武场上飘忽不定,仿佛与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
李三越打越心惊,他发现自己的快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