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

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

    第三十一章新创二十四式拂风剑法(一) (第3/3页)

在对方面前竟然毫无用武之地。无论他的剑有多快,总能被对方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避开。而对方的剑,虽然不快,却总能恰到好处地指向他的破绽。

    终于,在李三又一次猛攻之时,萧书生突然使出一招 “柳絮纷飞”,长剑在空中划出无数道柔和的弧线,如同漫天飞舞的柳絮。李三只觉眼前一花,手腕一麻,手中的短剑已经脱手而出,“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

    萧书生的剑尖停在李三的咽喉前,距离不过寸许。

    “承让了。” 萧书生收剑而立,气息平稳,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三呆立当场,半晌才回过神来,长叹一声:“萧公子的剑法,真是神乎其技。李某甘拜下风。” 他弯腰捡起自己的短剑,拱手道,“不知这剑法可有名字?”

    萧书生望着院外随风摇曳的竹林,微微一笑:“此剑法,名为‘拂风’。”

    “拂风剑法……” 李三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露出向往之色,“好名字,果然如清风拂过,不着痕迹,却能克敌制胜。”

    自此,萧书生的拂风剑法在江南渐渐传开。许多剑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套神奇剑法的风采。萧书生并不敝帚自珍,对于前来请教的人,只要心诚,他都会悉心指点。

    但他知道,拂风剑法还没有真正完成。他在西域的经历还有很多没有融入其中,他对风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于是,他继续在西跨院中潜心钻研。他想起在昆仑山遇到的雪崩,那看似毁灭性的力量,却蕴含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于是,他创造了 “雪崩万里”,剑势磅礴,却又暗藏生机。

    他想起在伊犁河谷看到的薰衣草田,微风拂过,紫色的花海如同波浪般起伏。于是,他有了 “紫浪千层”,剑招优美,却能在美丽中暗藏杀机。

    他还想起在火焰山遇到的一位老者,老者能用手指在滚烫的岩石上写字。“热不是敌人,” 老者说,“是朋友。你顺应它,它便会为你所用。” 于是,萧书生创造了 “热浪滔天”,剑招看似刚猛,却蕴含着一种柔韧的力量,能在极热的环境中保持冷静。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萧书生的拂风剑法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妙。他将西域的狂野与江南的温婉融为一体,将自然的力量与人文的智慧合二为一。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萧书生完成了拂风剑法的最后一式。

    那晚,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萧书生站在院中,任凭风吹雨打。他想起了自己这三年来的经历,想起了那些在西域遇到的人和事,想起了父亲的期望,想起了林夫人的关爱。

    他举起逐风剑,迎着狂风暴雨,使出了最后一式 ——“风雨同舟”。

    剑光如练,在风雨中闪烁。时而如狂风般猛烈,劈开层层雨幕;时而如细雨般温柔,滋润着大地。这一剑,蕴含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对江湖的感悟,对亲情的思念,对友情的珍惜。

    当最后一个剑势收住时,风雨骤停,乌云散去,一轮明月出现在天空中,洒下皎洁的月光。

    萧书生收剑而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拂风剑法终于大成了。这套剑法,共有二十四式,每一式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份感悟。

    第二天,萧书生将拂风剑法的二十四式记录下来,交给了林夫人。“伯母,这套剑法,就留给林府吧。”

    林夫人接过剑谱,抚摸着上面苍劲有力的字迹,眼中含泪:“书儿,这是你的心血,怎么能……”

    “伯母,” 萧书生打断她的话,“若不是您的收留,若不是林府的清静,我也创不出这套剑法。而且,剑法只有流传下去,才有意义。”

    林夫人点点头,将剑谱小心翼翼地收好:“好,我会好好保管,让林府的子弟好好研习。”

    不久后,萧书生离开了江南,再次踏上了旅途。有人说他去了长安,有人说他又回了西域,还有人说他隐居在某个山水秀丽的地方。

    但无论他在哪里,拂风剑法的故事都在江湖中流传着。这套融合了西域狂野与江南温婉的剑法,成为了江湖中一个传奇。

    而那些有幸见过拂风剑法的人,都会说:那不仅仅是一套剑法,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它告诉人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一切,而是顺应自然,融入天地。就像风一样,看似无形,却能穿透万物;看似柔弱,却能撼动山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