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评分卡上最锋利的光 (第1/3页)
清晨六点半的柳河村还裹在薄雾里,肖锋正就着冷掉的豆浆啃馒头,窗台上的老式闹钟刚敲过第六下,院外便传来自行车碾过碎石的咔嗒声——
那声音清脆又断续,像是被露水压弯的枯枝一节节折断。
他放下碗,指尖残留着粗瓷碗的冰凉与馒头渣的干涩,抬眼便看见老周跨在车座上的身影——
蓝衬衫下摆皱成一团,前襟的汤渍在晨雾里泛着暗黄,像一块陈年的锈斑;
车把上挂着个磨得起毛的帆布袋,随着车轮晃动发出纸张摩擦的沙沙响,像老鼠在墙缝里窸窣翻找食物。
“周科长?”肖锋推开院门,木门吱呀一声划破寂静,晨露沾湿了裤脚,布料贴着小腿发凉,湿漉漉地黏着皮肤。
老周跳下自行车,帆布袋带子在手腕上勒出红印,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喉结动了动:“我查了三宿凭证。”声音像砂纸擦过陶片,粗粝中带着疲惫的震颤,“青藤会的钱,走的是柳河建设、福源贸易这些空壳公司。”
他从帆布袋里抽出一沓打印纸,边角卷着熬夜的褶皱,纸页边缘割手,散发出打印机刚吐出时的微焦气味,“五家公司,表面做着修路、供水泥的生意,实则签虚假合同套拨款,钱转两圈又回了个人账户。”
肖锋接过材料时,指尖触到老周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翻凭证磨出来的,粗糙如砂砾,却稳稳托住那一叠沉重的真相。
老周突然抓住他手腕,力道大得发颤,指节泛白:“我认识做账的会计,他……”声音突然哽住,像被什么堵住了喉咙,喉头上下滚动,却再吐不出一个字。
肖锋看见他眼尾泛红,晨光里浮着层水光,睫毛微颤,映出细碎的光斑。
老周松开手,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画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颗五角星,铅笔痕深浅不一,像是孩子反复描摹的痕迹。
“她说,要是爸爸也贴评分卡,星星就不会只在教室后墙亮了。”他声音低下去,带着一丝哽咽,纸角被风吹得轻轻抖动。
肖锋低头看材料,第一页的日期是2021年7月,正是柳河村第一次申请道路维修款的月份。
纸面泛黄,油墨略淡,却字字清晰。
他想起前晚老周未发送的“青”字,喉间泛起股热意。
“您不是背叛。”他把材料按在胸口,布料下传来纸张的棱角与心跳的共振,“是归队。”
老周猛地抬头,眼角的水光突然落下来,砸在衬衫第二颗纽扣上,洇开一小片深色圆点,像一颗沉没的星。
他慌忙抹了把脸,袖口蹭过脸颊发出沙沙声,弯腰去扶歪倒的自行车:“我得回单位了,下午局里要查账。”跨上车时又回头,裤脚沾了块泥,湿泥在布料上留下灰褐色的印痕,“那评分卡……我今早贴门上了。”
自行车铃叮铃响了两声,清脆如童声,碾着晨雾往镇里去了,车后座的帆布袋在风里晃,露出半截材料边角,像面小旗子,在薄雾中忽隐忽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