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伞破了,雨还在下 (第2/3页)
那份举报信的收信人。
“到市委大院了。”司机喊了一嗓子,声音粗哑,像砂轮在铁皮上拖过。
王立新站起身,签名册边角戳得大腿生疼。
他摸出兜里的透明胶,在办公室门的复印件上贴了张白纸,“今日透明度:自评42分,待群众打分”几个字是他凌晨用正楷写的,墨迹还带着墨香,像刚从砚台里捞出来。
“我不是来忏悔的。”他站在市委会议室的投影仪前,签名册“啪”地拍在桌上,震得茶杯轻跳,水纹一圈圈扩散,“我是来告诉大家——有些伞,撑久了也会漏雨。”
台下有人翻笔记本的声音,纸页窸窣,像风吹过枯草。
王立新看见前排坐着市组织部的张处长,对方正皱着眉看他贴的评分卡复印件,指腹在纸面摩挲,仿佛在确认那不是印刷品。
他突然想起女儿昨晚趴在他膝头问“李婶家医保为什么报得慢”时,睫毛在台灯下投的小影子——像极了陈娟化疗时,躺在病床上数吊瓶滴数的模样,一滴,一滴,缓慢而沉重。
“叮”的一声,裤袋里的手机震动,像心跳漏了一拍。
是小郑发来的消息:“市组织部要试点‘阳光评议进班子’。”
王立新望着台下交头接耳的人群,喉结动了动,嘴里泛起铁锈味。
他想起昨夜祠堂里,肖锋说“阳光评议基金”时,老李拍桌子震落的房梁灰;想起老周画的电网图上,举灯笼的小女孩;想起小琳录完音跑开时,马尾辫上的红绳在风里划出的弧线。
“让王立新讲。”肖锋蹲在村部院子的桃树下,手里的笔记本翻到新一页,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啃叶,“把评分卡的样本拍给小郑,让他同步给市组。”
他抬头时,看见老李扛着锄头从院外过,锄头上还沾着新翻的泥,湿漉漉的,散发着泥土深处的气息。
老李冲他挤挤眼,指了指墙角的竹篓——里面是李婶今早送来的野山椒,还挂着露水,红得像血,辣得呛鼻。
中午食堂飘着酸豆角的香气,混着猪油炒葱的焦香,勾得人胃里翻腾。
肖锋端着饭盒坐在角落,眼睛却盯着第三张桌子。
小林正低头扒饭,筷子在碗里戳得飞快,衬衫前襟有块明显的湿痕——是李婶刚才“不小心”洒的汤,油星还在布料上缓缓扩散,温热的,带着肉汤的腥香。
“你们当官的啊,吃饭老低头,跟欠谁钱似的。”李婶擦着桌子嘟囔,粗手指在小林衬衫上按了按,留下一个湿漉漉的指印,“这汤渍得用热水泡,明儿我给你带块胰子。”
小林猛地抬头,耳朵尖通红,像烧透的炭。
他张了张嘴,又低头扒饭,这次没看手机,没夹离自己最远的红烧肉,连筷子都拿得规规矩矩,像在重新学习吃饭。
肖锋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圈,写下:“眨眼频率增加30%,左手指甲轻敲桌面——观察者变参与者。”他想起三天前小林暗访时,筷子始终离碗沿半寸高,手机每隔五分钟亮一次,像在等待某种指令。
“肖书记,吃啊!”李婶端着汤盆过来,盆底沾着饭粒,汤面浮着几片酸白菜,酸香扑鼻,“这汤是新腌的酸白菜熬的,您妈最爱喝这个。”
肖锋喉咙发紧,像被什么堵住了。
他想起上周在医院,母亲拉着他的手说“别为我借钱”时,手背的针孔像排小**,冰凉的输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