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197章 蒂罗尔保路运动

197章 蒂罗尔保路运动

    197章 蒂罗尔保路运动 (第1/3页)

    当时,吴王政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声势浩大,因此大家听完之后,虽然有兴趣,但也就是“不妨一试,反正也没什么代价”的态度。

    不过,哪怕只是个传言,镇里人还是花了些心思。

    按盔甲匠的说法,建立“大明”的这帮人,来自东方的塞里斯。他估计,是那边的王位觊觎者之类的群体。总之,是有一定正经出身的。

    盔甲匠认为,很多时候,知识比单纯的武力更重要。之前大家吃亏,估计也是知识和见识不足。而塞里斯文化发达,这些“大明”的人,出身也不低,对于政治、军事这些专业知识,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起码,也是吊打本地老爷的。

    而且,除了知识和眼界,他们还能提供更多东西。

    据说,这些人一直在洛林,训练当地的农夫和市民。只要向国王陛下效忠,就可以加入进去,得到那边派来的专业军事人员的帮助。至于在这段时间里,如何应付领主和矿主,如何进行训练效果最好,人家那边肯定也有方案。只要向他们求援,就可以了。

    这样,等训练完成,大家也就算半个职业兵。他们也不指望自己能像故事里的罗马军团那样正规,可以直接威胁元老院;或者像隔壁瑞士人那么凶悍,直接把领主打跑。但是,他们的要求,也没有这么高。只要能吓唬一下领主老爷,让他掂量下继续迫害大家的代价,也就够了。

    至于故事里那个外敌入侵,也好解决。山上不是有不少山民团伙么,可以心思活络点,跟他们串通一下。镇里干活的人,有不少就是进城的山民,和家乡还有联系。让他们去喊老乡来,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有了大明撑腰,事情就更好办了。

    当地人同样有一些“师出有名”的传统。如果是大家自己造反,很多人就会感到心虚。而且,现在这个情况,大家的诉求,其实也不太一致。

    说难听点,很多人虽然生气,但也只是嘴炮而已。目前,只有矿里头的奴隶和奴工,最多加上城里的一些苦力,算是真心实意要造反的。而哪怕是底层学徒工,都没有那么坚决——虽然嘴上一直说,想和十年前一样,把犹太人全部吊死,但真到了要把具体计划做出来,需要确定有什么风险,要去干掉哪个具体的人的时候,很多人又开始犹豫,感觉好像也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了。

    这样一来,虽然都有共同诉求,但大家内部分歧也不小,导致很多时候并不好拉人。参与进来的人,也经常吵架,乃至互相鄙视,发生冲突。工匠觉得奴工没有见识,过于疯狂;奴工觉得工匠奴颜婢膝,不敢动手;城里人觉得山民粗野莽撞,没有战略意识;山民觉得城里人瞻前顾后,耽误时机。总之,互相都有龃龉,也没少闹矛盾。

    这个时候,拿出大明的旗号,就很有用了。因为吴王虽然看起来只是个流亡者,但也是个货真价实的贵族,能提供不少理由。

    盔甲匠告诉他们,在洛林地区,当地人就已经开始通过大明朝廷,联合起来,给领主施压。而他们这边虽然远,但也可以找大明国王作保,召集大家一起开个会,好好讨论下。

    大家也很赞同,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多了些选择。冶铁作坊的工匠最先反应过来,他们指出,伯恩哈德伯爵对大家拥有领主的权力,前提是他也在履行领主的义务,要遵守规则,保护领民,维护好领地的秩序。但是这些年,领地上各种是非,大多都是伯爵自己惹出来的。显然,他已经违反了契约,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家脱离他,寻找新的领主,也是合理的。这不能叫造反,而只是正常的流程,是如今通行的封建制度下,大家的正常行动。相反,如果伯爵不能接受,主动动手干涉,那就都是他的错,不能怪大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