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226章 明太祖的恩情还不完

226章 明太祖的恩情还不完

    226章 明太祖的恩情还不完 (第2/3页)

们觉得,现在都说省里在安排大家筹备军资,但这种压榨的力度,根本就不是正经想干活的样子。官吏天天下来催逼,滋扰百姓,实际的产出还不如放手不管呢。我们几个老乡讨论一下都知道的事情,省里那些大老爷能不知道?人家都是读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官的人,可以说是天下最聪明的一群人了,这点道理肯定是明白的吧。”

    “就算他想要欺压我们,回头完不成朝廷的任务,倒霉的不还是他自己么?这还能有什么好处么?役使过耕牛的老农,都知道不能把牛往死里用;役使人的精英人才,还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估计就是府里欺上瞒下,我们把情况给行省衙门讲清楚,应该就可以了。”

    “……看起来是没有讲清楚呢。”让娜女侠也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是啊。那次大家学聪明了,怕他们有借口,就让我来出面,乡里的长老和士绅都先躲起来,帮忙的丁壮,也只送到省城就回去,城里的事情,只留我和两名女尼来负责,免得官府借此找事。毕竟这次当代表的,就是个小姑娘,总不能说我是讼棍或者刁民,要来行省闹事吧。”唐赛儿说。

    “结果,省里比府里还苛刻。我们根本没找到投诉的地方,就有衙役来拿人,消息比府里也灵通多了。还好我跑得快,官府派来抓人的衙役还不多。我打趴了两个,赶紧带着大家溜了。事后才听说,不到一个时辰,指挥使就发了兵马,把我们那边给围得水泄不通。”她摇摇头:“他们平时跟海盗作战,怎么没有这个效率啊……”

    “而就算这个时候,都还有人坚持说,当年太祖皇帝的时候,允许百姓拿着《大诰》,状告贪官,据说这边还有人去应天府,状告成功过。省里也不行,大家可以去京师再告一次,就不信他们连太祖的祖训都不认了。”

    “好在大家这次都学聪明了,纷纷开口劝说,说那也是太祖还在的时候才行。那会儿,他老人家带着大家,驱除鞑虏,清扫豪绅,所以你去告状才有用。但现在早就不是太祖的时代了,怎么还搁那儿《大诰》呢。”

    “所以你们没去么?”让娜女侠问:“虽然这么说可能不太好,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但其实,如果你们去,结果可能真的会不一样吧。毕竟朝廷那边是真的重视起来了。”

    “我觉得,就算我们去,结果也是一样的。”唐赛儿却摇摇头:“朝廷重视起来,可不是因为我们告状,而是因为我们真的干掉一堆官吏,打起旗帜造反了。”

    “而且,这件事的错与对,都不在我们。我们就是一群普通人,而且已经为了国家考虑很多、忍耐很多了。”她坚持道:“官员贪赃枉法,损害的,难道最终不是皇帝的利益么?违反规定的官吏需要处置,难道不是皇帝的职责范围么?这些事情皇帝不去管,难道都要我们来管么?朝廷管理不善,百姓因此造反,难道还怪百姓不体谅朝廷么?”

    “总不能一边说百姓都是草民,觉得百姓的意见无足轻重;一边又天天把百姓拉出来,说百姓的决策很重要,会干扰朝廷施政,影响大事的结果吧。”

    “……好吧,你说得也没错。”让娜女侠只得承认。

    “哎,你再怎么说也是个小贵族,比你在社会更下方的人还是多多了。”唐赛儿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在你眼中也是不一样的吧。”

    “那可不见得。你不要把欧洲的贵族,和你们那边的贵族比。”让娜女侠连连摇头,不过说一半,突然反应过来:“差点被你把话题带偏了。你不是说,他们老朱家名声好,所以大家要求比较低么?那怎么搞了这么多步,最后还是造反了。”

    “就是因为名气好,才有这么多步的。”唐赛儿解释道:“不信你看,当年元朝的时候,我们都是跳过这一二三四步,直接开始造反。现在这个情况,说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