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章 神罗、波兰瓜分波西米亚 (第1/3页)
在唐赛儿的安排里,一旦敌人出现大规模调动,黎利所部就要尽快冲过去,不要让敌人凭借优势的机动兵力调动己方,而是主动把一部分兵力送到敌人不得不重视的位置,从而把他们钉在那里。
当然,这个时候,波兰-立陶宛联军不止有一个选择。黎利部因为马战水平不高,选择了先用坐骑进行机动,然后下马步战。这样虽然让士兵能够更好发挥战斗力,也提高了队伍的稳定程度,但机动性还是下降了。如果不想交战,那么联军是可以选择主动退走的。
不过,就这么放弃自己选好的出发阵地,联军方面明显还是有些不甘心。而且,黎利部虽然有两千多人,看起来也不少,但武备状况只能用“凑合”来形容,连坐骑都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是那种用来充数的炮灰兵。因此,对方还是选择了先围攻他们,试图把这一部分吃掉再说。
黎利等人,本来在骑兵阵列中偏右位置。他们右边,也是阵型最侧面,是一千多名各地卫所提供的骑兵;左边,则是一路上收编的波西米亚骑兵,包括投诚的圣杯派小贵族,以及被俘后又被唐赛儿强行“雇佣”下来的布拉格骑兵等等。这些人数量最多,足足编成了两个巨大楔形阵;再左边,是唐赛儿亲自率领的王府骑兵本部。而在唐赛儿左手边,是普洛科普之前带来的、塔博尔派仅有的几百号骑手,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衔接着唐赛儿和步兵大阵,也形成了一个单独的阵型。
虽然整体看起来也不少,但大家的水平非常参差不齐。甚至,唐赛儿亲率的这部分人,都来源多样。
那些跟着她一起从东方跑过来的,都是一路经历战斗的老兵,战斗力非常可靠;还有一些,是朱文奎和马王妃,这些年招揽下来,在大都附近一边打工一边训练的军士——虽然听起来,是那种不到战时,都要给军官做工的苦力士兵,很有欧洲或者大宋的风格。但实际上,他们打工的内容,都是朱文奎给安排好的。有人是去冶铁、建筑这样的行业,给人当学徒,了解相关的知识;有些则直接去给紫帐军队养马,跟着官营马场的官吏,学习育种和医治马匹之类的知识;另外还有不少,干脆直接就是郭康、脱欢等人雇佣的,实际上是他们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不方便直接让军方参与的情况下,专门组织起来,进行各种新武器测试的实验性军队。他们的定位,一直都是吴王府的教导部队,战斗力也已经很高了。
不过,还有一批人,就没有经历过太长时间的训练。之所以叫王府直属,只是因为那会儿朱文奎这边人太少,恰好需要人手来填充他那些根本塞不满的编制,所以就都塞到唐赛儿那里了。这些人的战斗力,就不太好说。唐赛儿之前尝试冲阵的时候,都不敢带他们……
至于其他各路,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波西米亚和周边地区的卫所军户,整体素质算是比较出众的。因为在吴藩编户的时候,也按照明制,设置了一批世代从军的军户。不过,因为欧洲特有国情,这些世袭军户基本上就是本地的骑士,他们上头的世袭武官,一般也就是他们的领主。只不过,要多了一些考核、集训之类的程序,比之前要更正规了。因此,这些卫所骑兵的战斗力也比较可靠,所以才被安排在最右侧,负责警备敌人,伺机出击。
而夹在中间的那些人,就不太可控了。这边的很多骑兵并不是吴藩的属下,或者塔博尔派的同情者,很多人在两个礼拜前,还是和他们敌对的圣杯派,甚至是公教维护者。不过唐赛儿一路行军,一路拉人。只要有点战斗力,而且不是那种命都不要、就一定要和“异端”过不去的狂信徒,都把人家硬拉进来。
她给大家宣传说,胡斯派归胡斯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