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234章 防凯撒工程

234章 防凯撒工程

    234章 防凯撒工程 (第3/3页)

当的。

    威尼斯人对自己这套制度颇为自豪。他们认为,大议会和抽签选举,是民主的标志;元老院和投票选举,是共和的象征;而总督本身,则是掌握军权的独裁权力。通过这套制度,能够把三种政体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并且通过精密的设计,保持公平,防止舞弊、贿赂和其他势力的干涉。

    不过,海伦娜太后却对此嗤之以鼻。

    据汗廷的档案记载,当时太后召集大臣们讨论工作安排,当有人提出威尼斯的制度可能会影响她试图进行的干预时,太后直截了当地表示,这种这种制度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也没有所谓的优势。

    威尼斯的总督并不是公民选的,而是大议会通过各种操作产生的。虽然大议会宣称自己代表公民,但这个机构里的两千多人,全部是贵族,而且席位也是世袭的,和普通公民根本没有关系。

    为了防止议员席位外流,威尼斯还制定了“金谱”制度,对贵族的家系进行严格登记。比如,哪怕父亲是大贵族,但如果是私生子,或者母亲地位不够高,也一律不能获取候选资格。只有满足所有条件,才能被计入“金谱”,在成年后获得进入议会的资格。

    这样严苛的身份限制,哪怕在“专制”的东亚,可能也只有王氏高丽的“两班”贵族,才有类似的制度了。吹这种玩意儿叫民主,古希腊人都能笑活过来……

    同样,总督其实也没有多少独裁权力。历史上最强势的总督,就是率领第四次十字军的丹多洛。但是,威尼斯人对他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对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感激,甚至公开质疑,既然他都能攻灭拜占庭,那他要是带着军队打回来,说自己才是凯撒,怎么办?

    好在,丹多洛年纪已经太大了,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于是威尼斯人立刻开始打补丁,整个13世纪,都在给总督权力加上一条又一条枷锁。由于大议会人太多,没法一直保持运作,就选出了六十人的常设参议院,也就是“元老院”,履行日常职责,限制总督权力。此外,还有掌管司法的四十人委员会、直接监督总督的十人团、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的内阁等各种机构。

    这些机构,基本上都是在13世纪前叶,转为正式规则的一部分,时间上就很容易看出端倪。更别说,十人团这类机构,还真的以试图改变政体的罪名,逮捕和处决过总督,目标显然非常明确。

    因此,海伦娜太后认为,威尼斯的制度,并不是用来保卫城邦的利益,也不是为了维持什么公平和民主。他们其实就是个寡头共和的国家,威尼斯人吹嘘的其他政体要素,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些点缀,用来给大家提供一点情绪上的安慰而已。

    它的根本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防止出现一个凯撒——因为对于共和制国家来说,这才是掌权者们最害怕的存在。

    既然知道了他们最忌讳的,那么剩下的其实很简单。

    虽然搞出这么麻烦的步骤,但其实最终有希望的候选人也就那几个。这个流程,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个形式而已。因为威尼斯总督是没有什么薪酬的,相反,他的开支却很大,需要自费进行众多活动,而且还要限制一些经商行为。

    看起来,这是要求总督具有极高的道德,但其实就是一种筛选——不是极其有钱的顶级贵族,根本不可能坐这个位置。

    在太后看来,那些号称精密的程序,说难听点就是哄小孩的。这种关系到“钱”的部分,才是核心所在。

    因此,太后派去的间谍,很容易就预定了几名可能的候选人,然后便在民间开始造势。

    他们不但没有试图缓和威尼斯对希腊人的敌意,反而到处宣扬,说希望一个强力而善战的人能成为新总督,率领他们完成伟大的事业——像丹多洛老总督的功业一样伟大!

    这个言论,很快让威尼斯上层,尤其是几个候选人,明显紧张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