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章 神迹是教会的绩效,神迹大于经书 (第1/3页)
介绍完这些事迹,郭康还专门提醒,这些例子,都只能给她提供参考。因为在他看来,海伦娜太后的这些计谋,最大的作用,是告诉大家,要多观察战争之中可能涉及的各路势力,然后抽丝剥茧,找出他们最核心的利益诉求,这样就能更方便地调动各方,设法让大家都尽量按照最有利于自己这边的方式来行动。
至于具体的操作手法,他倒是不建议大家去学。因为在郭康看来,海伦娜太后太喜欢兵行险着——反正换他自己,是肯定不敢用的。
而且这一点,他都不知道怎么给其他人说……
在郭康的叙述中,海伦娜太后是个非常喜欢,而且擅长于“装”的人。他给朱文奎和唐赛儿说,这种人会特意对所有的外在表现,进行专门的规划。参加个晚会,和郭康他们筹划一场战争差不多。因此,展示给外人看的部分,和她实际的想法,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完全不同的。
他告诉朱文奎等人,如果不信,可以随便找个意大利城邦的资深议员,或者神罗、法国的宫廷外交官,问问他们,对于海伦娜太后有什么印象。对方的回答,大概率会让他们大跌眼镜,和郭康私下对大家说的,完全不一样。
海伦娜太后掌权时,一直在刻意营造温和友善的形象。不管对内对外,都是如此。在国内,她是第一个有计划、大规模地参与慈善活动的汗廷贵妇,在朝廷发放的抚恤之外,还专门拿出自己的钱,额外提供各种补助,还让这个习惯常态化,一直到现在都在延续。
如果算起来,这些钱的数额,其实要远小于兵部的固定开支。但太后很擅长进行表演,所以很会抓重点。
她会专门寻找那些处境困难的人,然后先让可靠亲信进行调查,看这个老兵是因为什么原因陷入困境的。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恶习问题,就直接跳过;如果真的是遇到了意外,就挑选其中最为悲惨的,记录下来。
之后,她就会专门安排行程,甚至不惜从大都跑到边境,也要“偶遇”目标。之后,就会带着对方一起祈祷,表示自己为他的处境感到悲伤,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郭康的祖父郭帅当年说,海伦娜太后的天赋之一,大概是她的艺术品味很高。这人衣品很好,特别会打扮,也擅长表演。世侯们其实都有些不喜欢这种类型的人,觉得她轻浮,更像个演员而不是太后。但是,她的打扮,并不是那种浓妆艳抹,而是专门进行挑选,设法让自己显得华贵而不过于浮奢,而且要着重凸显出母性和虔诚感。那些衣服,直接给教堂里的圣母像套上,都没什么问题。
而且,在这些事情上,太后也确实努力扮演一个“圣母”角色,甚至经常亲力亲为:有些案例中,士兵是因为意外而破产,那太后就会直接帮他还清债务;有些是因为士兵伤残,而兵部的补贴发放非常粗疏,不足以养活自己,太后就会招来当地官吏,要求他们改正,然后让对方在官府和教会接受培训,再安排一些文职工作;
甚至,连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她都真的去管。有的士兵退役之后,家里出了各种鸡飞狗跳的事情,比如妻子跟人跑了、联姻的家族悔婚之类,太后都要跑去管。官吏们劝阻说,塞里斯人都讲“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朝廷很难去管。按照罗马法,也有很多难以界定的地方,元老院也无法随便更改法律,进行干预。
但太后表示,汗廷和元老院,是祖国的父亲,那么她就是祖国的母亲。父亲要掌握暴力手段,要维护法律;母亲则要提供慈爱和关怀,维护情理。母亲无能的孩子,才会受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坏人的迫害。所以,这些事情,就该她来管的。
在她的介入下,这些事情当然都可以解决。因此,她也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