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风波骤起:医道传承遇寒流 (第2/3页)
背后都有资本关联,你看他们推荐的广告,全是进口西药和所谓‘科学保健品’。”
正说着,周阿姨从终南山打来电话,声音带着哭腔:“炳坤啊,药圃被人举报了!说我种的草药‘未经检疫’,执法队刚把何首乌和九节菖蒲都铲了,还说要罚款……我老伴留下的药圃,就这么毁了啊!”
炳坤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们凭什么毁药圃?那些草药都是按苏婉医案种的,治好了多少街坊的老毛病!”老李气得捶了下桌子:“我修复的松风琴还在博物馆等着展出,昨天就有人匿名举报说‘文物造假’,博物馆现在暂停展览了!”
傍晚时分,更坏的消息传来:书院门管委会突然上门,说接到“群众举报”,煊墨堂诊室“使用未经备案的草药行医”,要求暂时停业整顿,还拿走了几瓶刚做好的化煞膏,说要送去“检测成分是否有害”。老街坊们围在门口求情,却被拦在警戒线外,只能看着诊室的木门被贴上封条。
“他们就是不想让苏婉的医案传出去。”煊墨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声音低沉却坚定,“苏婉六百年前被污蔑‘妖术’,现在我们想为她正名,还要被泼脏水,这股歪风必须挡回去。”他从樟木箱里取出个布包,里面是地宫出土的《苏氏医道要诀》竹简,“他们怕的不是我们,是中医真能治病的事实,是这些穿越六百年的医道精髓。”
玺铭翻开丈夫的笔记,在空白页写下“反击计划”四个字:“我们有证据,怕什么?第一,联系考古研究所,让他们公开地宫出土文物的鉴定报告,证明医案和琴谱的真实性;第二,收集老街坊用苏婉药方治病的病例,让周阿姨整理药圃草药的成分检测报告,用事实说话;第三,老李把松风琴的修复过程拍下来,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