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风波骤起:医道传承遇寒流 (第3/3页)
明代古琴的声学原理,说明‘琴音安神’有科学依据。”
炳坤擦干眼泪,打开电脑:“我在中医论坛发帖子,把苏婉的医案原文和现代医学解释放上去,让学中医的同行帮忙转发。对了,赵姐之前说她孩子用琴音安胎效果好,医生也说胎儿心率稳,我让她把产检报告发过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李掏出手机给博物馆馆长打电话:“馆长,能不能安排场一下直播?我们带大家看松风琴的修复细节,讲讲苏婉制药的科学原理,让大家知道中医不是迷信,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他挂了电话,眼里闪着光,“馆长同意了!明天下午三点直播,就用‘让文物自己说话’做主题!”
深夜的煊墨堂虽然关了门,却灯火通明。炳坤在整理病例,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每敲下一个字都格外用力;玺铭在核对竹简上的药方,用红笔标出与现代药典对应的部分;老李在调试直播设备,镜头对准修复到一半的松风琴,琴身上的“松风”二字在灯光下泛着光;煊墨则在写公开信,开头写着:“六百年前,苏婉用草药救死扶伤,被污蔑为‘妖术’;六百年后,我们捧着她的医案,只想说一句:医道无门,能治病者即为正道……”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压不住诊室里的暖意。隔壁张记凉皮店的老板悄悄送来几碗热汤面,放下就走,碗底压着张纸条:“我妈用你们的化煞膏治好了多年的湿疹,我们信你们!”
煊墨拿起纸条,递给身边的伙伴们,每个人的眼里都重新燃起了光。雪落在封条上,很快积起薄薄一层,但他们知道,只要手里握着医案、琴谱和治病救人的初心,这点寒流冻不住传承的火种。明天的直播镜头前,终南山的药香、地宫的琴音,还有六百年未绝的医道,都会自己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