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要下雨 (第2/3页)
望陛下恕臣不敬。”
“国公但看无妨。”
张惟贤这才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布包,拿出两片水晶磨成的镜片,用细绳系在耳后。
朱由检穿越以来,头一次看到这明代的眼睛,觉得十分有趣。
他脑海中顿时闪过一连串相关主意。
望远镜、显微镜、水银镜子……
军事、医学、银子!
不急不急,等明天朝会过完,就问问看现下最发达的制镜手艺在哪里,先找几个工匠过来做做实验。
人事要搞、军权要抓,这科技树也不能落下。
……
卷宗上仅有四题,分涉战略、战术、军心、后勤,言简意赅,却直指核心。
张惟贤看得极慢,心中却翻江倒海。
在五军都督府坐班数十年的他,虽未真切带兵,却也熟知兵事。
如何看不出这等试题与武举标准的区别。
一者虚,一者实。
一者云里雾里,一者直指核心。
待到看完,张惟贤缓缓取下眼镜,放回布包。
此时膝上和腰间的暖包正源源不断地散发着热量,熨帖着他的老寒腿和旧腰伤。
可他的心,却在各种念头中煎熬,一时百感交集。
这世间,莫非真有天授?
他想起了勋贵们的焦灼,想起了文臣们的观望,最后,又想起了儿子那双燃烧着火焰的、充满期盼的眼睛。
“父亲,陛下如此英主……”
是啊,如此英主。
可也正因是如此英主,才更让他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万一,哪怕只是万一呢?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抬起头,直视着皇帝那双依旧含笑的眼睛,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钟。
“臣斗胆,敢问陛下……您,是否在恐惧着什么?”
……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顿时寸寸僵住。
我在恐惧什么?
我当然知道我在恐惧什么!
我在恐惧十七年后的煤山!
我在恐惧即将席卷天下的天灾和人祸!
我在恐惧变革中即将遇到的抵抗和阴谋!
但……
为何居然连你也知道我在恐惧呢?
——大明英国公张惟贤。
你究竟是忠是奸?!
张惟贤却没有理会皇帝的失态,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只是声音略带颤抖。
“陛下于二十四日午时登基,未至申时,便已令魏逆自缢。”
“二十六日临朝听政,对政事之敏锐,对民情之洞悉,满朝诸公无不惊叹。”
“尔后,大殿焚书以安文臣,恩结阁臣以抚人心。”
“如今京畿之间,上至百官,下至生民,又有谁不认为是圣君出世。”
朱由检凝神听着,面沉如水。
他知道,真正的话,要来了。
果然,张惟贤说罢这段,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膝上的暖包,“啪”的一声,悄然滑落在地。
他整了整衣冠,对着朱由检,缓缓跪倒,行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君臣大礼。
“国公这是何意!”朱由检心中一凛,霍然起身去扶。
可他的手刚一触及老人的手臂,便发现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臣,双膝跪地,竟稳如山岳,纹丝不动。
张惟贤缓缓抬起头,声音苍老,却字字清晰如铁。
“臣历经三朝,忝为顾命,如今已是风烛残年。”
“有些话,别人不敢说,不能说,不愿说,老臣,却不能不说!”
他顿了顿,仿佛在积蓄着一股雷霆之力。
“宫中禁地,看似戒备森严,然于满朝文武而言,消息互通,从来不是秘事。”
“陛下登基当日,即令信王府旧部戍卫内宫,尚可说是为防魏逆。”
“重理亲军名册,迁内侍家眷于皇庄,诸臣已是窃窃私语。”
“及至昨日,陛下亲临校场,以武选士,顷刻间勇卫营立,三千兵卒在握,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竟无从置喙!”
“至此,朝堂之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底下已暗流汹涌!”
张惟贤每说一句,朱由检的脸色便阴沉一分。
他从来都对当前的宫墙之密不报奢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