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二十六章 给我开专栏?

第二十六章 给我开专栏?

    第二十六章 给我开专栏? (第3/3页)

    “成军这人,不老实!”

    -----------------

    半晌,李主编带着编辑们鱼贯走出,对着许成军笑着说。

    “小许,这篇访谈之后,青年报给你开个专栏如何?就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年轻人需要你这样的声音。”

    李主编的话音刚落,编辑部里的声音停了。

    ...

    改革开放初期,报纸是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核心载体,尤其地方党报或青年类报纸,兼具政策宣传与社会动员功能。

    专栏作家并非普通撰稿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媒体对其专业性和公信力的背书。

    对《安青报》而言,这样的专栏是青年群体关注的思想阵地。

    相应的,作者也因此可能成为当地青年文化或社会思潮中的代表性声音。

    让许成军做《安青报》的专栏作家,

    其分量不可谓不重。

    其诚意不可谓不实。

    非要许成军说,就是他喵的很有诚意!

    对许成军来讲,

    这个专栏。

    他跟同时代的人,

    有完全不一样的玩法!

    这是他的机会,

    也是《安青报》的机会!

    -----------------

    许成军捏着钢笔的手顿在半空。

    “开专栏?”

    他重复了一遍,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

    李主编往搪瓷缸里续了热水,水汽模糊了他的眼镜片:“小许,你先别急着拒绝。”

    他从抽屉里翻出份《安徽青年报》合订本,指着其中一版,“你看这‘青年信箱’,每天收到上百封来信,一半是问‘摆摊算不算走资本主义’,一半是说‘想读书却怕人笑’。这些孩子缺的不是勇气,是能照见自己的镜子。”

    他把合订本推到许成军面前,在“小岗村青年”的报道上敲了敲:“你那篇《秤星》能火,就因为你写的不是口号,是‘南瓜瓤粘招牌’的实在。老周三次换秤的故事,比咱们编十个道理都管用。”

    马胜利突然插话:“李主编昨天就跟我们念叨,说要找个‘能站在青年堆里说话’的作者。你写《谷仓》藏着改革的火苗,写《秤星》透着日子的温度,不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