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1/3页)
刚从情绪里出来的许成军。
也猜到了这是谁。
毕竟30出头,女性,在这自由出入,且能知道他是许成军的大概率也就这么一位。
李晓琳。
他打量着李晓琳的时候,李晓琳也在看他。
并正为他的年轻纳罕,周明电话里说了他是知青,有一部将要在省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和诗歌,一篇为工商户站台的短篇。
她心里早就给许知青做了个心理画像--至少25岁以上!
至于参考标准,就是去年刚靠着《伤痕》爆火在全国掀起伤痕文学热潮的卢新华。
卢新华多大?
这位今年复旦中文系大三的学生,54年出生,先是插队后是入伍,今年刚好25。
要知道79年之前,卢新华在省级期刊以上杂志发表的作品也才只有一篇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伤痕》!
就这么一篇短篇的发表费了多大力,作为在上海的顶级杂志社的编辑她不可能不清楚。
25岁?这都是看在周明硬捧的份上往小了猜!
眼前的许成多大?虽然看着沉稳,但是掩盖不住脸上的那股稚气。
也就20左右!
-----------------
随着许成军递过《狗尾巴草》,李晓琳眉头渐紧,慢慢沉浸在诗歌的意象里,下意识给出评价:“好诗!
这首诗没有歌颂改革的浪潮,没有描绘国家的巨变,只是安静地注视着山坡上的野草。
但是给出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人性。
似乎还有点朦胧诗的影子,但细读始终意象又都指向具体的生活场景,也不太像。
她下意识再一次抬头打量起来许成军,目光温和的多,有才华的人在哪都会被多优待一些。
何况还长了一副远比一般人好看的模样。
“这诗的风格跟现在艾青的很像,有在全国传播的潜力,是首好诗。”她补充道。
艾青作为“归来的诗人”,在 70年代末的创作已摆脱前期的强烈社会批判,转向对自然与生命的细腻观察。
和汪曾祺同为当前自然抒情诗的代表。
是的,汪曾祺除了写小说和散文,还有不少诗歌作品。
显然这算是很高的评价。
许成军微微挑眉,笑了笑:“李老师,谬赞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