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春染江南 (第1/3页)
元启十五年正月十五,南京城的花灯还没撤,砚微染坊的伙计们已忙着拆晾布架上的雪。苏微踩着梯子,将最后一块“岁朝红”收进樟木箱,指尖拂过布角的琼花绣样——是扬州分号的试制品,用琼花汁染的线,红里透着点粉,像姑娘家害羞时的脸颊。
“苏姐姐,扬州的信!”阿竹举着封信冲进后院,棉袍上沾着点“龙井绿”的染料,是今早试色时蹭的,“李掌柜说琼花快开了,问咱们要不要派学徒去学制染。”
苏微从梯子上下来,接过信时,鬓边的金步摇晃出细碎的响。信上写着“琼花坞的老染匠愿传‘敲花染’技法,只需用咱们的‘海晏蓝’方子交换”,字迹是李掌柜的,却在末尾画了朵极小的兰草——是沈墨暗线的记号,看来扬州分号也惊动了旧部。
“让陈妹妹挑五个手脚巧的学徒,带上‘海晏蓝’的染样,后天就出发。”苏微将信折好塞进袖中,目光落在廊下的新染缸上,缸沿还冒着热气,“我新调的‘春水绿’好了,阿竹去取块白坯布来试试。”
这“春水绿”是用正月的梅雨水调的,加了点捣碎的柳芽,绿得嫩生生的,像刚抽条的柳枝。阿竹捧着布跑过来,看着苏微将布浸入染缸,忽然道:“苏姐姐,你说咱们的染坊会不会开到京城去?我听靖安说,京里的染坊都染不出‘海晏蓝’这么正的色。”
苏微搅动染液的手顿了顿,水面荡开圈涟漪,映得她眼里的光也晃了晃:“等江南的分号都稳了,自然要去。不过眼下,得先把扬州的‘敲花染’学到手。”
正说着,沈砚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买的元宵,还冒着热气:“靖安从绍兴捎信来,说乌桕树开始落叶了,他收了两车乌桕籽,正试着熬新的染膏。”他将一碗元宵递给苏微,“还说陈小姐的‘霜白’布在绍兴卖疯了,书坊的掌柜来订了三百匹,要做新科进士的袍料里子。”
苏微接过碗,舀起个芝麻馅的元宵,甜香混着染缸里的草木气,竟格外熨帖。她想起陈小姐临走时红着脸说“要把绍兴的乌桕染法学会,回来教给大家”,想起靖安对着漕运图说“要让江南的染材三天内送到京城”,忽然觉得这染坊像棵大树,根在南京,枝桠却正往江南的各个角落延伸。
二月初二·扬州琼花坞
苏微带着陈小姐和学徒们站在坞前时,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