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春染江南 (第2/3页)
赶上第一株琼花绽放。老染匠蹲在染缸边,手里拿着块敲出冰裂纹的白坯布,往靛蓝染液里浸:“这‘敲花染’,讲究的是‘敲得匀,染得透’,你们看这裂纹里的白,像不像雪落在蓝天上?”
苏微凑近看,果然见布上的冰裂纹白得透亮,衬着靛蓝的底,像幅写意的画。她从布包里取出“海晏蓝”的染样:“老丈您看,这蓝里加了海菜灰,经得住海水泡,若用‘敲花染’的技法,裂纹里的白定更显精神。”
老染匠接过样布,指尖捻着布角的银线,忽然叹了口气:“沈墨当年也来过这儿,说‘染布要守心,更要变通’,如今看你这色,果然没忘他的话。”他将敲花的木槌递给苏微,“来,试试。”
苏微握着木槌,学着老染匠的样子在布上敲打,力道由轻到重,白坯布上渐渐显出细密的裂纹。陈小姐在一旁看得认真,手里的绣绷上正绣着琼花,针脚跟着敲打的节奏起落,竟绣出朵带着冰裂纹的花。
“好!”老染匠拍着大腿笑,“沈墨说的‘青出于蓝’,怕是说的就是你们!”
三月初三·杭州龙井村
阿竹蹲在茶树下,看着茶农收集刚脱落的茶毫。这些茶毫混着靛蓝染液,能调出极淡的“龙井青”,像雨雾里的茶山。他身边的学徒正往染缸里加桂花露,是苏微特意嘱咐的,说“让色里带点茶魂”。
“阿竹哥,漕帮的船到了!”一个学徒指着山下的码头喊。
阿竹抬头,看见靖安站在船头,正指挥着伙计们卸乌桕染膏。少年穿着件“海晏蓝”的短褂,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晃,是沈砚送他的成年礼,上面刻着“守业”二字。
“绍兴的‘霜白’卖得怎么样?”阿竹跑下山,帮着搬染膏时,袖口的“龙井绿”蹭在了靖安的褂子上,像抹上了片新叶。
“书坊的掌柜又加订了两百匹,说是新科进士都要穿‘霜白’里子的袍料,图个‘清白传家’的彩头。”靖安笑着拍掉他袖口的染料,“苏姐姐让我带了些乌桕油,说加到‘龙井青’里,色能更亮。”
两人往染坊走时,正看见茶农们捧着新采的明前龙井经过,竹篓里的茶香混着染缸里的草木气,漫了一路。阿竹忽然道:“等秋天,咱们用桂花龙井调种新色吧,叫‘桂雨青’,听着就好听。”
靖安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茶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