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 (第1/3页)
1951年7月15日清晨,奉天兵工厂的大门前停着十几辆军用卡车。老周搓着手在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掏出怀表看时间。东北的夏天来得晚,晨风中还带着丝丝凉意。
"来了来了!"哨兵突然喊道。
老周赶紧整了整衣领,快步迎上前去。第一辆卡车的篷布掀开,陆续下来三十多个穿着各色服装的技术人员。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穿着工装,还有几个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
"同志们辛苦了!"老周热情地握住第一个下车的老技师的手,"一路上还顺利吧?"
老技师的手上满是老茧,一看就是干了一辈子精密加工的行家:"路上遇到两次盘查,不过都有惊无险。"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这地方可真隐蔽,我们绕了七八个弯才到。"
陈樾从厂区里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个负责接待的干部。他今天特意换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眼镜片擦得锃亮。
"欢迎各位专家和技术骨干!"陈樾的声音洪亮有力,"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人群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显得格外醒目。他穿着笔挺的灰色西装,拎着个皮质手提箱,安静地站在队伍中间。当陈樾的目光扫过他时,他微微点头致意,胸前的名牌上写着"汪景深——无线电专家"。
分配宿舍时,汪景深被安排在了技术专家楼203室。这是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的单间,虽然简朴但收拾得很干净。汪景深放下行李,仔细检查了房间的每个角落,连床底下都没放过。确认没有问题后,他从手提箱夹层里取出一支钢笔,轻轻旋开,里面竟藏着一张小纸条。
他快速浏览完纸条内容,随即划燃火柴将它烧成了灰烬。
第二天一早,技术考核就开始了。兵工厂的考核室设在主楼地下室,这里隔音效果极好。汪景深被带进第三考场,里面摆满了各种无线电设备。
主考官是通讯实验室的王主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革命,左脸上有道明显的伤疤,据说是抗战时期被弹片划的。
"汪同志,"王主任推过来一张电路图,"这个抗干扰电路遇到了点麻烦,发射功率一大就失真,你看看有什么办法?"
汪景深接过图纸,只扫了几眼就拿起铅笔在上面修改起来:"这里的滤波电路设计有问题,应该这样调整..."他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不时标注几个专业符号。
王主任的眼睛越睁越大:"妙啊!这么一改,既不影响信号强度,又能滤除杂波!"他拍着汪景深的肩膀,"老汪,你可真是个行家!"
三天后,汪景深就被调到了核心研发区的通讯实验室。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常常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有次值夜班的保卫员小张半夜两点巡查时,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