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无孔不入的间谍 (第2/3页)
现实验室的灯还亮着。
"汪老师,您还不休息啊?"小张探头问道。
汪景深正在调试一台精密的频率仪,头也不抬地说:"这个通讯加密模块明天就要用,我得把它调好。"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包香烟塞给小张,"辛苦你们保卫同志了。"
小张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走出实验室后,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汪老师递烟时,手腕上似乎闪过一道金属光泽,像是...手表?可厂里规定工作时不许戴任何饰品啊。
7月20日下午,一场重要的技术研讨会在总装车间召开。会议主题是解决歼1战机与地面指挥系统的通讯延迟问题。汪景深作为通讯专家自然在受邀之列。
会议开到一半,陈樾的秘书匆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陈樾起身致歉:"军委急电,我去去就回。"临走时不小心碰落了几张图纸。
汪景深的位置正好挨着那些图纸。他假装弯腰捡笔,目光迅速扫过最上面那张。图纸右上角清晰地印着"歼1改进型——垂直尾翼气动优化"的字样,下面是一组关键参数。
"汪老师,这个信号衰减问题您怎么看?"对面的技术员突然提问。
汪景深镇定自若地直起身,推了推眼镜:"我认为应该从天线布局入手..."他流畅地回答着问题,同时用胳膊若无其事地压住了图纸的一角。
会议结束后,汪景深的行为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他频繁出入各个车间,美其名曰"技术交流",尤其对航空设计部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汪专家又来指导工作啦?"设计部的小李半开玩笑地说。最近一周,这已经是汪景深第三次来他们部门了。
汪景深笑着递上一包"大前门":"听说你们解决了机翼震颤问题,我来取取经。"他指着墙上的结构图,"这个阻尼器的安装角度很特别啊..."
更可疑的是,汪景深申请的材料越来越古怪。7月22日,实验室记录员小赵在整理单据时皱起了眉头:"高频陶瓷、镀银铜线、真空管...这不都是无线电零件吗?"他翻着厚厚的登记本,"汪老师这个月已经领了价值三百多元的电子元件了..."
第二天一早,小赵就抱着材料申请单找到了材料科长老王。老王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一拍桌子:"上周保卫科培训时说过,这些材料能组装便携式发报机!"
两人立即向赵厂长汇报。赵厂长听完脸色大变,马上拨通了陈樾办公室的电话。
陈樾正在和空军代表讨论歼1量产计划,接到电话后立即赶了过来。他仔细检查了汪景深的所有材料申请记录,脸色越来越凝重。
"立即通知孙团长,"陈樾沉声说,"但要秘密调查,不能打草惊蛇。"
孙团长是保卫科的老革命,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