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毛熊友好访问 (第3/3页)
向毛熊老大哥学习的地方。"
"不,不,"伊万诺夫摇着手指,酒洒了一地,"现在该是互相学习了。对了,"他突然压低声音,酒气喷在陈樾脸上,"我接到指示,如果你愿意去莫斯科工作,可以给你院士待遇,别墅,专车,要什么有什么。"
陈樾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的根在夏国。不过很感谢您的美意。"
老教授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大笑起来:"好!有骨气!来,干了这杯!"
十一月下旬,谈判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夏毛双方达成了历史性的技术合作协议:毛熊将免除夏国2.4亿卢布的债务,并提供156个重点工业项目的援助;作为交换,夏国将向毛熊转让"翼龙2"无人机和千吨级龙门吊的大部分核心技术。
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陈樾站在角落里,看着两国代表在闪光灯下交换文件,心情复杂——既为国家的成就感到自豪,又担心技术优势被超越。
"放心,"会后,副总理特意找到他,"我们转让的都是即将淘汰的第一代技术。再说,"领导神秘地眨眨眼,"用不了半年,我们就会有更先进的'翼龙3'了。"
十二月的第一天,毛熊专家团带着数十箱技术资料启程回国。与此同时,三百多名毛熊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陆续抵达夏国,分赴各地的工厂、研究所和高校。
在大连造船厂,陈樾接待了新来的毛熊专家组。组长彼得罗夫是个豪爽的乌克兰人,一见面就给了陈樾一个熊抱:"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天才设计师了!我带了家乡的蜂蜜酒,今晚一定要喝个痛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夏毛工程师们同吃同住,共同工作。毛熊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生产流程,夏国工程师则展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个寒冷的早晨,陈樾和彼得罗夫站在船厂码头,看着朝阳下的龙门吊。巨大的钢铁结构上结了一层薄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知道吗,"彼得罗夫突然说,"莫斯科方面把你们的龙门吊称为'东方奇迹'。"
陈樾笑了笑:"这是夏毛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
彼得罗夫拍拍他的肩膀:"你们确实创造了历史。不过,"他狡黠地眨眨眼,"我们毛熊工程师很快就会追上来。"
"那我们只好跑得更快了。"陈樾望着远处海平面上跃出的朝阳,轻声说道。
十二月底,当最后一批毛熊专家完成工作交接后,陈樾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宴会上,夏毛工程师们把酒言欢,有人唱起了《喀秋莎》,有人跳起了民族舞。伊万诺夫教授喝得酩酊大醉,拉着陈樾的手说:"一定要来莫斯科!我带你参观我们的航天中心!"
夜深了,陈樾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但他的心里却暖洋洋的。这三个月来,他见证了夏毛友谊的深化,也亲历了夏国工业的飞速进步。
远处,新建的钢厂高炉喷吐着熊熊火焰,将夜空染成绚丽的橘红色。陈樾知道,在这片火光的照耀下,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而他,正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回到宿舍,陈樾打开笔记本,开始规划下一阶段的工作。窗外寒风呼啸,但春天的种子已经播下。在笔记本的扉页,他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字:"1956,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