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教育的探讨 (第1/3页)
陈氏学堂开学大典,因为突发事件,无疾而终。
但这也改变了陈氏学堂的属性,原本计划招收800达官显贵子弟,外加200工匠子弟。
年龄限制下,达官显贵子弟只收了100不到,剩下的名额全部留给百姓和工匠子弟。
可这样一来,学费就收不上来多少。
不过陈林也没指着学堂赚钱,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理工科人才。
但也不能赔本赚吆喝,那就让那不到100的勋贵子弟承担所有学费吧!
陈林表示,我实在是太仁慈了。
至于师资力量,以陈小兰为首,30个银行账房为主干,这些是数学教学主力,轮流前来教学。
除此之外,一些年老不能动手的工匠,则作为机械学的老师,教授一些基础机械原理。
物理知识方面,只能由陈林这个万能的,时不时来开一堂公开课了。
还有就是杨士奇、铁铉他们几个,学习知识的同时,空闲时也要来上课
至于基础的文科,这个好解决,随便找几个秀才教写字就行,主要是针对百姓家的那些孩子。
朱雄英那几个小屁孩,也正式移交陈氏学堂,和勋贵子弟编成一个班级。
因为这些人文科上有一定基础,不用特意再学,直接上小学数学。
学堂这边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后,陈林本打算去龙江驿。
可一看天色,又懒得去了。
朱元璋和朱标也不催他,生怕惹恼了,什么时候不声不响跑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一行人留在陈林原来的房间,重新研究教材和班级的划分。
“皇长孙他们加上勋贵子弟,一共102人,全部编入一个班级,由皇长孙担任班长,朱高炽担任副班长。”
“工匠子弟原计划收200人,已经招收完毕,本来是该编成两个班级,学习基础数学后直接研究物理和机械操作。”
“现在扩大招生,我计划招收500人,编成五个班。”
“最后的400名额,留给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明天开始正式对外招生,免学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