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乍晓春寒 (第2/3页)
娘的情愫,便如诗之‘不可解’、亦如诗之‘不必解’……故曰:‘无言以对’……”
韩匡嗣大笑道:“哎呀呀,王公子情思细腻,果然是神仙中人!既然王公子‘无言以对’,且你又与小儿义结金兰,那老夫便越俎代庖,做主将张嫣姑娘许配于你,为你们主持大婚,可好?”
王冀闻言,一时语塞,竟不知该如何作答,更不知该是否应允韩匡嗣的提议。
韩匡嗣见王冀不语,笑道:“王公子又是‘无言以对’,可是默许了吗?”
王冀依旧不答话。
韩匡嗣笑道:“好!今日恰是立春,正好为王公子与张嫣姑娘主婚!”随即吩咐下人:“来人!取些银两,速为王公子、张姑娘赶制礼服!全府上下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并请来乐府高手……今夜,为这对璧人举办婚礼大典!”
王冀闻此,心神大乱,手足无措。韩匡嗣见状,朗声笑道:“嫣儿姑娘,何不现身一见?王公子对你情深意重,莫要再躲了!”
韩匡嗣话音未落,张嫣已从内室袅袅而出,面带桃花,眼含泪珠,脉脉含情地望着王冀:“嫣儿得公子垂青,此生无憾。愿与公子共度晨昏,为公子研墨添香;自今而后,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共赴白首之约!”
王冀凝视着张嫣,沉默不语,双眼亦是湿润。然其心间却如乱麻般纠结:自己对张嫣之情,实难名状。更令他烦忧的是,他深知自己乃异世之人,难以长久留于此地与张嫣共度一生。若有朝一日,自己重返二十一世纪,他该如何面对张嫣?若真个回不去,命丧于此,岂不更添苦楚?他又如何对得起那个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结发妻子?
然而,韩匡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张嫣更是情深意重,此时此刻,王冀又如何能狠得下心去拒绝呢?
韩匡嗣眼见张嫣与王冀二人默默相视,不言一语,不禁放声大笑,随后转身步出厅堂。
其实此刻,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萧思温、韩德让以及萧绰,皆在内堂暗中观察着王冀与张嫣。片刻之后,萧绰缓缓走出,对着王冀言道:“王公子,身为大丈夫,倘若连心中情愫都不敢坦然相告,日后又如何能成就一番大事?莫非要让嫣儿姐姐所托非人?”
王冀依旧沉默不语,反倒是张嫣款步向前,轻声说道:“公子,不如随我回房稍作歇息,可好?”
韩德让等人亦随之走出,韩德让打趣道:“嫣儿,还唤他‘公子’?应当改口称他为‘夫君’才是!往后,我等亦不能再唤你为‘嫣儿’了,得尊称你为‘王夫人’才是!”言罢,众人皆是开怀大笑。
张嫣说道:“我却偏要称他为‘冤家’……”
韩德让接着对张嫣说道:“王夫人既然与我三弟结为秦晋之好,那这师徒之名,便就此作罢!日后,王夫人在武学上有何疑惑之处,我便以兄长的身份,指点一二便是!”
耶律斜轸则道:“我此番前来面圣,未曾携带什么宝物,便将座下白鬃马赠予王公子,权当贺礼了!”
耶律休哥亦道:“你赠宝马于王公子,我便赠马鞭于王夫人……”
韩德让则从怀中取出两本书籍,一本乃《天地素心诀》,一本为《素心剑法》,说道:“还望三弟勤加研习,莫要婚后惧内,丢了咱们男子汉的脸面……”
萧绰转而问向萧思温:“爹爹,你打算送些什么呢?”
萧思温略作思索,言道:“老夫在潞县尚有一处宅邸,虽不甚宽敞,却也足够安身立命,便赠予王公子作为安家之用吧……”
众人笑谈之间,张嫣愈发觉得羞涩难当,便拉着王冀,回到了自己房中。
新婚之夜,烛光摇曳,王冀与张嫣二人,先拜天地以谢造化,再拜媒人以谢牵线,终是夫妻对拜,情定三生。礼毕,二人轮流向在场众人敬酒,言笑晏晏,满座皆欢。
这时,韩匡嗣朗声笑道:“桌上珍馐美味,皆是为诸位备下,王公子此刻却是无福消受喽!他该与娇妻共赴洞房,共享鱼水之欢才是!”言罢,满堂宾客皆笑,王冀与张嫣亦相视而笑,羞涩中带着甜蜜,携手步入内室,共赴那良宵美景。
洞房之内,烛火微摇,王冀欲挑动张嫣凤冠上的璀璨珠帘,而挑帘所需之玉如意,竟遗于韩府正堂。王冀心中暗想:“此刻返而取之,岂不被韩德让等人笑话?”于是,他柔情脉脉,凝望着端坐于床沿的张嫣。
须臾,张嫣轻启朱唇,声若黄鹂:“冤家何故失神?”
王冀苦笑以对:“玉如意遗于堂上,为夫正愁何以挑动娘子凤冠之珠帘。”
张嫣闻言,嘴角微扬,笑靥如花:“我与冤家,心意已通,何须拘泥繁文缛节?”
王冀大笑道:“娘子所言极是,然为夫想在新婚之夜,添几分雅趣。”
张嫣柔情似水,眸光流转:“冤家出素心斋时,不是带着戒尺吗?便以戒尺,权作‘如意’如何?”
王冀闻言,放声大笑,步至书案,取来戒尺,轻拨张嫣头上珠帘。烛光之下,张嫣容颜愈发清丽。王冀凝视其面,张嫣却羞涩垂首,目光低垂,嘴角含笑:“冤家还不把嫣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