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226章 :以清谈误国,以私心害民

第226章 :以清谈误国,以私心害民

    第226章 :以清谈误国,以私心害民 (第3/3页)

    朱由检却摇了摇头,如同一个最耐心的老师,开始为他这位状元门生讲解最基础的算术题。

    “文卿,朕问你,国库一年岁入几何?”

    文震孟一愣,老实答道:“若无加派,天下正项钱粮,折银不足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朱由检重复了一遍,声音冰冷,“辽东边军一年靡费几何?”

    “…至少三四百万两,若有大战,更不可估量。”文震孟的声音低了下去。

    “那么,朕再问你,陕西大旱,赤地千里,流民四起,若要赈济,需粮草几何?金钱几何?”

    “这……”文震孟额头开始冒汗,“臣……臣不知细数,但……但绝非小数。”

    “朕来告诉你!”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伸出了一根手指,“若要让百万灾民不饿死,不造反,至少需要三百万石粮食,外加两百万两白银来疏通转运!文卿,你来告诉朕,这笔钱,从何而来?从那剩下不到百万两的国库里出吗?还是从天上掉下来?!”

    文震孟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这些问题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整个朝堂的官员都在下意识地回避!

    因为无解!

    朱由检逼视着他,继续道:“国库没钱,到时候朕就只能加派三饷,从天下百姓身上刮!可越刮,民越穷,民越穷,越要反!越反,朝廷越要用兵去剿,越要用兵,就越要加派!文卿,你告诉朕,这是不是一个死结?!一个不破不休,直到把大明这艘船彻底凿沉的死结?!”

    “可……可江南富庶!若能让江南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文震孟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说得好!”朱由检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可一体纳粮的政令出了紫禁城,为何就到了江南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是谁在阻挠?是那些与国同体的藩王宗室!是那些垄断了漕运、盐铁、织造,嘴上喊着为国分忧,自家却连一分银子都舍不得出的皇商巨贾!

    更是你眼中那些读着圣贤书,却想方设法投献田地,坐享万亩良田却分文不纳的士绅大户!”

    “他们,才是国之巨蠹!百姓不过是他们吸干了血,还要敲骨吸髓的鱼肉罢了!朕不向他们开刀,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烽烟四起,流寇遍地,最终重演前元旧事,大家一同抱着圣贤牌位跳海吗?!”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拳狠狠砸在文震孟的心口!他引以为傲的经世济民之学,在皇帝这番剥皮见骨的残酷算术面前显得如此的幼稚甚至可笑。

    他所有的仁政设想,都建立在一个富足的国库之上,可现在,国库这个前提根本就不存在!

    朱由检的语气终于缓和下来,带着一丝莫名的悲凉:“杀一人而活万人,朕也不愿。可若不杀那一二人,便要死百万、千万人!”

    皇帝缓缓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江南明媚的春光,声音却带着一丝北方的萧索与沉肃。

    “文卿,朕与你说这些,不是要定你的罪,也不是要逼你就范。”他的声音平静下来,不再有之前的雷霆之威,反而像一位师长,在与自己最看重的弟子探讨一个无解的难题。

    “因为朕知道你是文文山的后人,你骨子里有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血脉。朕也看过你的奏疏,知道你为官做人有真正的秉直公正,心中尚存大义。所以,朕才愿意与你剖心置腹。”

    皇帝转过身,目光深邃如海,直视着文震孟的眼睛。

    “朕今日所言,所作所为,在天下人看来是离经叛道是暴虐无度。朕的手上沾了血,朕的手段不符合圣贤书里的仁政。但是……”

    朱由检顿了顿,目光如冷电般扫过他,一字一句地问道:“朝公卿,天下士林,又有几人替替这风雨飘摇的大明想过?!”

    这最后一句话没有命令,没有威胁,却重若泰山,狠狠地压在了文震孟的心上。

    “……臣,有罪。”文震孟喉头滚动,声音沙哑地应道。

    皇帝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朕,言至于此。”

    文震孟深深叩首,告谢,告退。

    当他浑浑噩噩地走出那座压抑的殿宇,外面的阳光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他脚步虚浮,深一脚浅一脚,仿佛魂灵已经离体而去,飘荡在半空之中,冷冷地审视着这具行尸走肉般的躯壳。

    皇帝那一句句诛心之问,如魔音贯耳,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最后都汇成了一句——“不如此,国亡矣。”

    文震孟对前半生所坚信的一切,生平第一次,产生了彻彻底底的怀疑。

    圣贤之道错了吗?

    没有。

    它教人向善,教人知礼,教人为官清正,教人为人士林风骨。

    可为什么,一群最有风骨、最清正、最知礼的君子们,却眼睁睁看着这个国家走向深渊?

    皇帝错了吗?

    错了。

    他杀戮太重,手段酷烈,视士大夫如草芥。

    可为什么,正是这双沾满鲜血的手,却在陕西救下了百万生民,在辽东逼退了虎狼之师!

    文震孟还没走出这座庄园的大门,甚至只走了不到百步,答案其实已经在他心中浮现。

    根本不需要回去想,更不需要想到明日。

    因为他和其他江南的官绅们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他是亲眼见过北方灾情惨状的!他见过赤地千里,见过易子而食,见过那一张张麻木绝望,甚至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的脸。

    那幅地狱般的景象曾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而此刻,这噩梦与皇帝冰冷的话语重合在了一起。

    文震孟终于想通了,或许不是他以前不愿意去想,而是在皇帝那泰山压顶般的铁血事实面前,他根本找不出,也无法再为自己和同伴们,找到任何反对的理由!

    所谓的与民争利,当这个民只剩下江南富商,而无视了天下嗷嗷待哺的饥民时,本身就是最大的不义!

    “唉——!”

    一声长叹,仿佛吐尽了半生的执念与骄傲。

    文震孟停下脚步,转身,对着那座临时行宫的方向,再次整理衣冠,深深地行了一个三拜九叩之礼。

    不用等到明天了。

    他现在就要回去,立刻召集族人。

    不是开会商议,而是宣布——从此刻起,文氏一族将无条件,无保留,倾尽全力支持皇帝陛下推行的所有新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