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227章:时不我待啊

第227章:时不我待啊

    第227章:时不我待啊 (第3/3页)

来,这…这已是先帝朝以来,数十年未有之大好局面!陛下…还有何心事?”

    问完之后,她立刻意识到自己似乎问了不该问的问题,连忙补充道:“臣愚钝,妄揣圣意,臣该死!”

    “起来吧,老将军。”朱由检双手扶起了这位老将军,“朕若连你都要怪罪,那这天下,朕便真的无人可信,无话可说了。”

    帝王语气中非但没有半分责怪,反而带着罕见的,将她引为心腹臂膀的推诚置腹。

    这份君臣际遇,让戎马一生的秦良玉虎目之中竟也微微有些发热。

    皇帝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凝视着她的眼睛问道:“老将军,朕且问你。当初朕在京师只凭一纸密诏,一道口谕,便让你提兵前往洛阳,围了福王府。你可知此事一旦有变,你秦家百年忠名,你麾下数千白杆兵都将万劫不复。你…为何会信朕?为何会如此果决?”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秦良玉没有丝毫犹豫,她的回答朴实得就像一块山间的石头,却又坚硬得足以砸开任何伪饰。

    “回陛下,臣只认三件事。”

    “第一件,是陛下的诚意。过去,臣的白杆兵入京勤王,粮饷兵甲皆是残缺不全。是陛下,二十万两白银一分不少地送到了臣的军中。这银子不止是粮草,更是陛下的信任。臣,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

    秦良玉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眼神变得有些黯淡,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堪回首的画面:“其二,是前往西安路上臣亲眼所见,见到了那饿据遍野,易子而食的人间惨状。若非亲见,臣不敢相信,大明,竟有此等炼狱!那一刻,臣才真正明白了,陛下您在京师,在北地所行的那些酷烈手段,看似无情,却是救活这万千百姓的……唯一的救赎之路!”

    最后,秦良玉收回了手,郑重地抱拳,声如金铁。

    “故而,臣有了第三个结论。臣不懂什么民贵君轻的大道理,也不懂什么祖宗成法。臣只知道,若不跟着陛下这么做,若还像以前那般温吞下去,大明,必亡!所以,陛下要做什么,臣就做什么。前面是刀山火海,臣便带着儿郎们为您趟平了它!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番话,是秦良玉的投名状,也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听完之后,脸上却再次浮现出那抹苦涩的笑容。

    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推开了一扇雕花木窗,让江南深夜微凉的空气吹拂在自己的脸上。

    他望着天边那轮残月,以及寥落的星辰,幽幽说道:“老将军,你的忠心,朕信。”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秦良玉完全无法理解的名词。

    “老将军你可知……小冰河?”

    不等秦良玉回答,他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那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着与这时代格格不入的,宏大而又绝望的宿命感。

    “天时酷烈,南涝北旱,灾害频仍,几乎无年不灾!北方万里冰封,南方暴雨成洪。这才是悬在大明头顶,最锋利也最无情的一把刀!

    朕杀几个贪官,灭几个士绅,抄没几家藩王,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给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多补上几个窟窿而已。可老天爷若是要它沉,那才是真正的,无可抵挡的大恐怖!”

    这番话,彻底超出了秦良玉的认知范畴。

    她戎马一生,只知与人斗,与天斗?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朱由检的思绪,却早已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朕还怕,怕的不是关外那群渔猎为生的建奴,也不是陕西那些饿得活不下去的流寇。朕怕的,是这煌煌天下大势!”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焦虑与紧迫。

    “朕听闻,万里之外的海外诸国,一些被称为泰西的蛮夷在打造一种远比大明福船更坚固更巨大的舰船,远航万里,开拓未知;他们还在精研一种威力远超红夷大炮的火器,用以开疆拓土!

    老将军,人人都在变,人人都在进!

    我大明坐拥四海,地大物博,却还在为一些陈腐的规矩,为一些无聊的党争而内耗不休!

    若再这般固步自封下去,便如同一头被圈养在栏中的肥硕羔羊,只等着外面的虎狼磨利了爪牙,前来分食!”

    最后的最后,皇帝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看着已经被彻底镇住的秦良玉,说出了那番发自肺腑,也最为孤寂的话。

    “朕更怕,怕自己有个三长两短,怕朕一旦倒下,这一切好不容易才开创的局面便会立刻土崩瓦解,那些被朕压下去的魑魅魍魉会变本加厉地反扑回来!大明,依旧会分崩离析,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朕不敢停,不敢歇,恨不得一日能有四十八个时辰来用!怕只怕,时不我待,天不假年……”

    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郁结都吐出去,而后,望着窗外的茫茫夜色,用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念出了两句.

    “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