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240章 :日不落

第240章 :日不落

    第240章 :日不落 (第3/3页)

  随后,毕自严又将手指向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至于宁波,此为‘两辅’之二!可设为‘南洋分校’之预备,或称‘宁波水文总司’!”

    “此地不必大张旗鼓,只需招录少许精通海道之士,专门绘制南方海图,勘探航道,研究风信、洋流。对外,是商用;对内,则是为未来我大明皇家海军……南下,乃至跨洋远征,备下最精准的眼和耳!”

    至此,毕自严的整个“一主两辅,南北制衡”的宏伟蓝图,完整地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以天津为中枢,运筹帷幄,主兴百工;以登州为锐锋,砥砺甲兵,精练战技;以宁波为触角,广布耳目,探明万里波涛。

    三者联动,南北制衡,远近兼顾,虚实结合。

    这不再是一个学堂,而是一个足以支撑起一个海洋帝国崛起的,庞大而又精密的国家战略!

    码头上,海风呼啸。

    田尔耕、周全、秦良玉三人,此刻看向毕自严的眼神,已然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陛下会对此人如此倚重,此人之才,确有经天纬地之能!

    而最惊喜的,莫过于朱由检本人。

    他最初的“宁波方案”,是一个合格的方案。但毕自严提出的这个“联动方案”,却是考虑到政治、军事、工业、人事平衡的顶层设计。

    朱由检心中没有一丝一毫被冒犯的感觉,恰恰相反,一种难以言喻的满意与欣慰如同温暖的潮水般席卷了他的全身。

    种下的种子,终于……发芽了!

    他看到了自己力排众议提拔的能臣,已经开始能主动跟上甚至弥补自己的战略思维。这种吾道不孤的欣慰感,这种看着自己的团队成长起来的成就感,远比自己想出一百个绝妙点子,更让朱由检感到帝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朱由检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赞许与欣赏。

    “毕爱卿,此非谋一事,乃谋一国!此非谋一年,乃谋百年!”

    他重重地拍了拍毕自严的肩膀,然后转身,面向所有人,用权力定音的语气当场宣布:

    “准奏!朕意已决!即刻起,设‘大明皇家海军学堂’,总堂立于天津!此乃国之重器,不得有误!着,户部总领其事,协同工部督造!”

    他目光一转,如冷电扫过田尔耕。

    “田尔耕,给朕盯紧了!但凡工匠、物料有分毫差池,朕不问缘由,只问你罪!”

    “遵旨!”田尔耕轰然应诺。

    “于登州,设‘炮术分校’!”朱由检声音清朗,目光却越过几人,望向殿外百米之外,那个正在与同僚低声交谈的身影。

    “孙元化!”

    声音并不算高,但在场的都是耳聪目明之辈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随之望去。

    “陛下在唤你!”身旁的同僚连忙推了推孙元化。

    孙元化浑身一震,几乎是瞬间便整理好衣冠,来不及多想,君命如山。

    他压下心中的忐忑与疑惑,迈开坚定的步伐,在无数或审视、或嫉妒、或好奇的目光中,快步穿过百米之距,直到他来到御前,撩起甲叶,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臣,京营新军参将孙元化,参见陛下!”

    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个面带风霜之色,眼神却清澈明亮的臣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朕擢你为登州分校总办,即刻赴任!”

    听到任命,孙元化先是一愣,随即巨大的狂喜与使命感冲散了先前所有的不安。

    朱由检看着眼前这个激动到难以自持的臣子,并未多言鼓励,反而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此去登州,炮术只是其一。你本是西学大家,于火器之道,朕信得过你。但大海,是另一回事。”

    他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孙元化的内心。

    “朕已传旨郑芝龙,命他从麾下海将中,遴选最熟悉风帆,最擅长接舷,最狡猾如海盗之人,北上登州助你。记住,你是总办,也是学徒。朕要你放下身段,不仅要让将士们学,你,更要跟着那些老海狼们学!学他们如何看懂潮汐,如何驾驭季风,如何让战舰成为你手臂的延伸。”

    孙元化的激动之情瞬间被一股冷水浇下,他立刻冷静下来,额头渗出细汗,明白了皇帝话中的深意。

    他深深叩首,语气无比沉稳:“臣,谨遵圣诲!”

    朱由检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走到孙元化面前,亲自将他扶起,这个动作让孙元化受宠若惊。

    皇帝转身踱步至岸边,望向那波澜壮阔的无垠大海。

    “孙元化,”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席卷天地的力量,“京城虽好,但在朕看来,未来几十年,真正的功业不在京师的十里繁华,而在朕的万里海疆之上。”

    他缓缓回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孙元化,一字一句地说道:

    “朕,准你用龙旗率领舰队,去告诉全世界—从今往后,大明的荣光将普照在每一片升起太阳的海洋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