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七章 剿抚并用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七章 剿抚并用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七章 剿抚并用 (第2/3页)

充任。譬如杜氏有一子名为杜畿,年方弱冠,然敏而好学,通达政事,可堪驱使。”

    他直接将话题引向了人事安排,并推荐了杜氏子弟杜畿,既是对刘珩示好,也是试探刘珩对关中士族的态度。

    刘珩脸上笑容不变,听到杜畿的名字时,心中却是一动。这可是个历史上在曹魏时期以治政闻名的能臣!没想到今天被韦端推出来了,随后他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杜建。

    杜建迎着刘珩的目光,并未直接回应韦端推荐自家子弟的话,反而沉声道:“府君,安民之基,在于吏治清明,赋税公平!此前郡府蠹虫盘踞,勾结当地豪右侵吞国税,盘剥小民,乃至官仓空虚,民不聊生,此乃致乱之源!府君抄没蠹虫豪强之家财以充府库,分其田亩以养流民,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建深表赞同!然,”

    他话锋一转:“傅氏、赵氏之流,勾结羌胡,引狼入室,罪不容诛!当除恶务尽,以儆效尤!否则,何以震慑宵小?何以安民心、正法纪?”

    杜建的话掷地有声,毫不掩饰对刘珩铁腕手段的支持,直接挑明了对于勾结羌胡的傅氏、赵氏两家,同样不能心慈手软,态度鲜明而强硬!

    这大大出乎耿固和韦端的预料。耿固眉头微皱,韦端则若有所思地看了杜建一眼。

    刘珩心中了然,杜氏不愧是关中老牌士族,眼光毒辣,魄力也足!这是看准了自己要下狠手,主动递刀,同时也划清了与傅、赵之流的界限,更是在向自己表忠!

    “杜公高见!一针见血!”

    刘珩抚掌赞叹,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吏治不清,赋税不公,则民怨沸腾,外患必至!傅、赵等辈,甘为羌胡爪牙,戕害桑梓,实乃自绝于朝廷,自绝于万民!本官已派兵剿之,务求不留后患!其所盘踞之坞堡田产,一律充公!所得钱粮,尽数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安置流民、购置耕牛粮种!”

    他语气铿锵,杀伐决断之意毫不掩饰。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瞬间有些凝滞。耿固等人脸色微变,他们虽然知道刘珩对傅、赵两家动手是迟早的事,却没想到动作如此之快,决心如此之狠!就在这宴席之上,城外恐怕已是血流成河!

    刘珩仿佛没看到耿固等人神色的变化,继续说道:“至于韦公所荐杜氏子弟杜畿杜伯侯,本官素有耳闻,乃关中俊才!值此用人之际,岂能令明珠蒙尘?”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杜建:“杜公,可愿替我请伯侯出山,任我左冯翊‘劝农督邮’一职?专司清丈田亩、分授流民、督劝农桑之重任,此职关乎万千黎民生计,非大才、非刚正者不能胜任!”

    “劝农督邮”!

    这听起来是一个极具实权的新设职位,如果按刘珩的说法,那便直接掌控着从豪右手中夺来的庞大田产分配权!

    刘珩将此职授予杜畿,分量之重,信任之深,不言而喻!这既是给杜氏天大的面子,也是对杜建刚才表态的投桃报李,同时也将杜氏牢牢绑上了他的战车!

    杜建眼中精光一闪,没有丝毫犹豫,离席躬身,朗声道:“伯侯少孤,能得府君如此信重,乃杜氏阖族之荣!老朽代伯侯,谢府君知遇之恩!伯侯自当为府君效犬马之劳!”

    声音洪亮,姿态坚决!

    耿固和韦端心中剧震!刘珩这一手,分化拉拢,雷霆手段与怀柔之策并用,玩得真是炉火纯青!这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郎?

    而且杜建的表态,八成是杜氏主家的意思,这也就代表着关中一部分与杜家交好的大姓在向这位强势宗亲靠拢!

    刘珩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耿固和韦端,笑容依旧温和:“耿公、韦公,二位乃地方耆老,德高望重。本官欲设‘安民咨议会’,恳请二位屈尊,为本官参赞机宜,协调乡里,共抚羌胡,安定地方。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安民咨议会”!听着倒新鲜,不过可以看出来是个顾问虚衔,无具体职权,却代表着一种官方认可的地位和与郡府对话的正式渠道。

    这是刘珩抛出的橄榄枝,也是给两家一个体面下台的台阶。是选择像杜氏一样深度合作,还是保持距离只做顾问?

    耿固与韦端再次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情绪。拒绝?看看傅家、赵家的下场!看看杜建那毫不犹豫的表态!

    眼前这位年轻的侯爷,手段之狠辣,权谋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