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往事如刺 (第2/3页)
安的。”
帐内的咳嗽声再次响起。沈玉微收回目光:“夜深了,王爷早些歇息吧。”
萧玦没动,只是将灯笼塞到她手中:“拿着。夜里风大,别着凉。” 说罢转身走入夜色,玄色斗篷的下摆扫过草丛,惊起几只萤火虫。
沈玉微握着温热的灯笼,望着他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忽然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母亲的过往,萧玦的情愫,像两张交织的网,将她困在中央。
次日清晨,哨兵来报,海面上的船队已增至三十余艘,船上插着的竟是大靖的旗帜。
“大靖船队?” 沈玉微展开哨兵带回的字条,上面用汉文写着:“奉命援剿倭寇,望速开港口接应。”
萧玦站在地图前,指尖点在泉州港的位置:“不对劲。大靖与我朝虽有通商,却从未派过援军。”
“会不会是真的?” 沈玉微想起父亲提过,大靖近年来也饱受倭寇侵扰,“或许是真心来帮忙的。”
“人心隔肚皮。” 萧玦的目光落在字条末尾的印章上,“这‘备倭都司’的印鉴,边缘有磨损,像是伪造的。”
正说着,李修文扶着帐帘走了出来,脸色依旧苍白:“我看看。” 他接过字条,眉头紧锁,“这字迹模仿的是大靖总兵戚继光的笔体,却在‘援’字的捺脚上露了破绽。戚将军的捺脚是回锋的,这个却是出锋。”
沈玉微又惊又喜:“你怎么知道?”
“我曾在兵部见过戚将军的手札。” 李修文笑了笑,牵动了肩上的伤口,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些人怕是假托大靖旗号的倭寇主力。”
萧玦颔首:“李参军说得对。传令下去,关闭港口,布下疑兵阵,就说我军已粮草耗尽,正准备撤退。”
沈玉微明白他的用意:“引他们上岸?”
“嗯。” 萧玦的指尖在地图上划出弧线,“在鹰嘴崖设伏,那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窄路可以通行。”
布置妥当后,沈玉微提着药碗走进李修文的帐内。他正趴在案上绘制鹰嘴崖的地形图,肩后的伤口渗出暗红的血迹。
“怎么又起来了?” 她放下药碗,按住他的肩膀,“军医说要静养。”
“躺不住。” 李修文抬头看她,眼中带着歉疚,“本该我替你分担的,现在却……”
“我们之间说这些做什么。” 沈玉微舀起一勺药汁,吹了吹递到他嘴边,“快喝了吧,凉了就不好了。”
李修文顺从地喝下,目光落在她手腕上的红痕 —— 那是昨夜握灯笼时被烫到的。他伸手想碰,却又克制地收回:“下次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