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殿试 (第1/3页)
嘉靖二十年,三月十五。
奉天殿,辛丑科殿试。
策题早已颁赐下来,诸多考生都打好了草稿,正一笔一划的书写答卷。
独鄢懋卿一人面前的稿纸上没有半点墨迹,依旧咬着笔杆,托着腮帮,失神的目光状似神游。
这姿态自是引得来往的监试官和巡绰官屡屡侧目,心中悄然将他当做了重点关照对象。
“好消息,穿越过来就上岸了。”
“殿试没有淘汰名额,只要能到殿试这一步,就已经拿到了进士功名,无非分个甲第名次。”
“坏消息,上的是大明嘉靖朝的岸。”
“这一朝皇帝其智若妖,朝廷满朝悍臣,却个顶个的不当人。”
“在这个时期为官,难啊。”
“投靠清流,为严党不容;”
“依附严嵩,被清流攻讦;”
“还有派系中无休无止的内斗,更是防不胜防,而且更加残暴,甚至致仕之后都要赶尽杀绝;”
“忠心皇帝,不但要被严党和清流合攻,还有极大的可能被皇帝当白手套,用完即弃,弃之敝履。”
“何况就连嘉靖帝自己都是一尊自身难保的泥菩萨,他虽然不玩水,但意图取他性命的火灾也没断过,还差点被宫女勒死,这里面的水不知道有多深;”
“可要是选择做个只忠心国祚社稷的孤臣……”
鄢懋卿目光聚焦,看向了不远处一个面皮白皙的书生。
此人唤作沈坤。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将成为这一科的状元,依照明朝的惯例,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
然后就是因为坚持不站队,十五年不得升迁,直到母亲过世回淮安老家丁忧,恰逢倭寇窜犯当地,官军腐败一触即溃,于是毅然变卖家产,组织乡兵全歼来犯倭寇,立下经略御侮之功,民间称其为“武状元”,将他的乡兵称作“状元兵”。
然而他最终的命运却是,刚因抗倭之功得到举荐升官,就在未及上任之际遭群臣诬告弹劾,不久逮京拷讯,死于锦衣卫狱中。
鄢懋卿又侧目看向另外一个嘴唇略厚、身材高大的书生。
此人就更有名了,他是高拱。
这一科他是二甲,还被选为了庶吉士,授翰林编修。
最终官拜内阁首辅,却因没斗过张居正和冯保被罢官,致仕回乡之后仍被冯保谋害,虽侥幸得以幸免,但也惊忧成疾,不久病逝。
“最重要的是,明朝俸禄还出了名的低,新科状元保送的翰林院修撰已经是从六品官职,比地方县令还高半品,月俸也才8石,折合成银子不过四两多。”
“一个月就这么点俸禄,还时常拖欠,真是很难让人玩命啊。”
“据说各级官员要是不鱼肉百姓,不以权谋私,连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
“所以……与其把良心喂了狗,被迫和光同尘,倒不如致仕回乡。”
“反正我家在地方上也算略有家产,再加上这个进士的特权身份,不但可使家族免役免赋,社会地位也不算低,至少一般的地方官员不能随便欺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